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暗道不堵 地方債風險難防

  • 發佈時間:2014-08-05 01:32:41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周悅

  在多數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增幅放緩的背景下,地方債風險問題近日又開始受到市場關注。審計署公開消息顯示,2014年,地方政府實有負債到期量為2.4萬億元,佔存量實有債務比重為21.9%,是近年來償債壓力最重的一年。有媒體援引銀行業人士消息稱,“許多地方債務問題快捂不住了”。

  自2008年發生全球金融危機後,地方債和房地産泡沫一直是中國經濟兩個最難拆除的“不定時炸彈”。之所以説難以拆除,是因為他們無不關乎著宏觀經濟的整體運作,牽一髮而動全身,風險系數很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系統性危機,因此不能採取定向爆破的方法,必須從長計議,謹慎行事。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曾表示,要使用疏堵結合,開明渠、堵暗道,加快建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以及風險預警機制等方法,全面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排除風險隱患。市場理解為,所謂“開明渠”,就是要在地方財政上,開展債券自發自還,並以此建立相配套的評級制度等;而“堵暗道”,就是要堵住地方融資平臺通過信託等影子銀行渠道舉債。

  上述一些措施已經開始實施,但效果還不明顯。一方面,“開明渠”的規模還很小,遠水解不了近渴;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主導地方金融資源分配方面仍有極大的影響力,地方融資平臺債務的規模仍在不斷上升,風險仍在積聚,而市場上的中小主體依然處於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中。

  毋庸置疑,化解地方債風險需要標本兼治,《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已指日可待,但在方案出臺前,在治標上面仍需加大力度,為治本贏得時間。地方債的鉅額存量如何化解已經令人頭疼,如果“暗道”不堵而續漲增量,無疑將大大提高改革方案操作的難度,並使其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地方債承壓的關鍵階段,切不可放鬆對影子銀行等融資渠道的監管,以及對地方債“暗道”的防堵,否則很有可能觸發“炸彈”引信,令改革功虧一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