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鑒定師:有經驗無資質 新行業待規範
- 發佈時間:2015-02-06 09:55:55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劉波
花上數十萬元,就一定買到正品的LV嗎?在專賣店買的又比代購貴好多,如何能在保證買得放心的同時,又能買到實惠?作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中國消費者卻常常遭遇“千辛萬苦買A貨”的堵心事兒。
而“奢侈品鑒定師”這一行業就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本報記者走入這個新生的群體,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正在興起的熱門職業?
“大家知道LV的這兩款經典手提包區別在哪兒嗎?”“可可·香奈兒的這款皮包有一個小夾層,它蘊藏著香奈兒小姐的一段軼事”……
如今,在上海,不少追求時尚的年輕人會定期報名參加各種有關奢侈品的知識“分享會”,而給他們上課的,就是一名資深的“奢侈品鑒定師”李娜。
“這個職業在國內相對來説比較陌生,屬於剛剛嶄露頭角。但在日韓等國,奢侈品鑒定已經形成了一條非常成熟的産業鏈”,同時身兼日本奢侈品交流促進協會秘書長的李娜在課間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她認為,“奢侈品鑒定”會像十年前的“紅酒品鑒”一樣,成為一個熱門的新興職業。
“奢侈品鑒定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辨別奢侈品的真假,由於學習過大量專業知識,並有長時間的實踐訓練,比一般人的鑒定更可靠,在日本,出自鑒定師之手的鑒定報告,可以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李娜告訴記者,自己在日本攻讀了服裝設計的碩士,就在這期間對奢侈品品牌的皮包、服裝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據悉,目前在國內還沒有針對奢侈品鑒定師開出的培訓課程,也沒有相關的認證體系。“在日本,想要拿到奢侈品鑒定師的證書,最低的門檻是必須通過鑒定考試,並擁有一年以上在二手奢侈品店工作的經歷,當然,如果想要成為中級鑒定師,則需要3到5年的相關工作經驗”,李娜介紹,奢侈品鑒定師也有系統的分級,初級鑒定師精通手袋鑒定,中級鑒定師則精通手袋、腕錶的鑒定,高級鑒定師則還能鑒定高級珠寶的真偽。
所觸摸的都“價格不菲”
記者來到一家名為“上海犀真鑒定聯盟”的鑒定機構,這家在時尚圈內頗有名氣的民間第三方鑒定機構成立不到一年,已經鑒定出數量不少的各種名牌A貨。記者趕到時,幾位身穿白色工作衣的鑒定師正拿著放大設備掃描各種名牌皮包。
“他們每天工作就是在這些價值上萬甚至幾十萬元的皮包、服裝上查看各種細節”,這一鑒定機構負責人黃建偉帶著記者參觀了他們的奢侈品鑒定整個流程。在一位鑒定師旁邊,還擺放著用於對比的皮毛製品。
“我們幾個商家聯合成立的這個鑒定聯盟,前提是大家都遵守約定不賣假貨,再培養、吸納專業人員提供鑒定服務,最終目的是把假貨擠出奢侈品市場”,説起這家鑒定聯盟的由來,黃建偉説,目前最難的還是人才與資質,“奢侈品鑒定師不僅要求有過硬的專業水準,還要有正直的人品,這與鑒定機構的信譽和資質相輔相成”。
黃建偉説,由於奢侈品行業利潤高品牌雜,難免會有利欲熏心的人會鋌而走險制假售假,“如果有專業人員加入其中,那麼消費者就更難識別真偽了”。一位來自福建的買家向記者抱怨,自己曾在某奢侈品專賣店裏買到A貨,“我到現在都懷疑是這家店的營業員,他們就欺負我們不懂行,但又沒有證據”。
“代購專櫃正品”、“帶購物小票”……許多網店以此吸引買家的招牌。但是在黃建偉看來,對於普通消費者,區別購物小票乃至奢侈品本身的真偽並不很容易。因此,即使有“購物小票”,也並不能作為説明商品為正品的理由。
李娜則認為,一名優秀的奢侈品鑒定師應該對品牌足夠了解,具有強大的儲備,還要有大量的實物閱歷,同時還要了解假貨技術的更新狀況,“這三方面缺一不可”。
“一般鑒定奢侈品,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判斷——材質、五金、縫紉、LOGO、涂漆和附屬品等,當然,如果經過培訓的鑒定師就有更高的要求了”,李娜説。
一名入行三年的奢侈品鑒定師告訴記者,經常有人通過微網志微信給他傳些奢侈品的圖片請求鑒定,當他鑒定為假貨時,對方則會不斷詢問從哪辨別出來,“這很好分別。一般的買家在我説具體細節不便於透露時便不再追問,而造假的賣家就會不停地問,他想知道這些細節,然後改進他們的假貨。”
亟待規範的奢侈品鑒定市場
“奢侈品鑒定主要還是為二手奢侈品流通服務的”,黃建偉表示,奢侈品鑒定師的出現,是為二手奢侈品店把關正品的重要保證。
“就像甜品店需要烘焙師、理髮店需要造型師一樣,奢侈品鑒定師是跟隨二手奢侈品店應運而生的”,李娜認為,奢侈品鑒定師的興起,其背後正是二手奢侈品店的瘋長。
如果以日本作參考,上世紀80年代,滿大街的LV和愛馬仕,“就和前幾年的國內一樣,人的消費從衝動趨於理性都有一個過程”,黃建偉説,進入上世紀90年代,日本的奢侈品逐漸蕭條,但隨之興起的卻是二手奢侈品店,“國內目前的二手奢侈品店只有1300家,差不多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顯而易見,奢侈品市場在日本的發展軌跡,某種程度上和我國有著驚人的相似。
來自財富品質研究院的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消費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總價值約為3000億元人民幣,與之相對應的是,2014年,包括Giorgio Armani和Dolce&Gabbana在內的奢侈品先後關閉了其位於上海外灘的旗艦店,離它們不遠的名錶品牌百達翡麗、珠寶名牌寶詩龍也一併撤出。愛馬仕則多次流露出考慮撤離國內二、三線城市的想法。
一項針對北上廣三地消費者對二手奢侈品購買意願的調查結果顯示,60%的北京受訪者表明需要將手中的奢侈品變現,34%的受訪者流露出購買意願,出售意願遠遠超過購買意願的情況同樣出現在上海。有分析認為,這是由於一線城市奢侈品“送禮經濟”的效應最為明顯,中央反腐力度加大,使得不少奢侈品變成閒置品,需要被重新出售。
雖然民間資本已經嗅到了這一潛在市場的商機,但對於這些“民間鑒定”的結果,很多奢侈品品牌並不買賬。
“由於沒有專門的部門管理,又缺少第三方權威的鑒定機構,民間奢侈品鑒定師的鑒定結果不具法律效用,只能作為輔助證據”,李娜表示,國內的奢侈品鑒定市場亟待規範。
內地二手奢侈品店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二手奢侈品店已經從2012年的512家,增長到2013年的823家,2014年則超過了1000家。
內地奢侈品市場年增長率
來自貝恩公司的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年增長率為30%,2012年為7%,前年,這個數字已經放緩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