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4月信貸壓降子虛烏有 市場仍存流動性憂慮
- 發佈時間:2016-04-26 08:52: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劉波
信貸控制説不實 貨幣仍維穩
一季度信貸創歷史新高後,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不時傳來。近日坊間傳聞央行對銀行窗口指導,要求4月信貸壓至月初計劃的70%。
對此,《第一財經日報》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市場上關於央行信貸規模指導的説法係子虛烏有。
但本週即將到期8700億元逆回購,再加上昨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上行,都透露出流動性偏緊的預期。在外匯佔款仍在減少以及降準預期不大的背景下,市場對貨幣政策收緊存在擔憂情緒。
未來貨幣政策會否適當收緊?最近的官方説法來自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他此前表示,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較快增長,市場利率繼續回落,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而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的學者也不認同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認為央行貨幣政策依然以穩為主。
4月信貸壓降子虛烏有
近日有傳聞稱,央行通過各級分支行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傳達相關精神,指導信貸投放規模和節奏,要求4月各行總行新增信貸規模壓降至月初計劃數的70%,各分行也按照該精神安排信貸投放。
又有機構分析稱,或因營改增部分銀行存在避稅行為所致,該窗口指導對信貸直接投放並無實際影響。
對此,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市場上關於央行信貸規模指導的消息並不準確,信貸規模壓降這一説法子虛烏有。
然而市場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主要緣于過高的信貸和廣義貨幣(M2)數據。自今年一季度央行首次實施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以來,一季度信貸創歷史新高。有業內人士將兩者聯繫解讀,並認為目前處於“MPA試行期綜合徵”。
2016年起,央行將原有的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和合意貸款管理機制“升級”為MPA。央行稱,MPA重點考慮資本和杠桿情況、資産負債情況、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産品質、外債風險、信貸政策執行等七大方面,通過綜合評估加強逆週期調節和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宏觀審慎資本充足率是評估體系的核心,利率定價行為也是重要考察方面。
央行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貸款規模快速擴張。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貸4.61萬億元,同比多增9301億元,創單季歷史新高,比第二高的2015年一季度高出1.06萬億元。
此外,3月M2餘額144.62萬億元,同比增長13.4%,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41.16萬億元,同比增長22.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9.2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前總裁朱雲來近日表示,今年一季度GDP的增量為1萬億元左右,同期貨幣增量接近6萬億。這也造成了金融企業的利潤遠高於同體量的實體企業。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稱,貨幣信貸增長確實較快,但這有一定的原因:一是滿足擴大總需求、穩增長的需要,二是維持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以緩釋金融風險。“當然,3月末13.4%的M2增長率高於政府預期目標,需要適當予以調控。”高玉偉説。
“我認為央行今年新增信貸整體增速應該依然維持在10%~15%的增速,也就是13萬億~13.5萬億的水準。”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本報記者表示,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一季度貨幣信貸超預期增長主要是穩增長時間節點往前提,疊加銀行在年初衝貸款的季節性因素。
“一季度金融行業對GDP的貢獻為0.8個百分點,而去年同期由於股市上漲拉動,金融行業對GDP的拉動有1.3個百分點。相反房地産對GDP的拉動從去年一季度的0.1個百分點反彈至0.6個百分點。”章俊稱,隨著經濟企穩,貨幣回歸穩健偏中性的立場是很自然的事。
市場存流動性憂慮
4月25日,Shibor各品種普遍上行,高玉偉説,Shibor上行主因是市場對流動性的偏緊預期,因為本週將有8700億元逆回購到期。
由於當前利率上行,有業內人士擔心金融機構資産收益是否與負債成本形成倒挂。對此,市場有不同解讀。
“銀行可能會轉嫁成本,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可能還會居高不下。”章俊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市場擔心央行貨幣政策轉向,特別是在通脹預期高企以及資産價格泡沫化的背景下,而且經濟基本面又企穩了。這種擔心會反映在銀行間市場利率上,而且央行可能在最近的公開市場操作上也會傳遞一些可以被雙向解讀的資訊。
不過不少觀點認為,央行並非對流行性趨緊坐視不理,實為加大利率走廊建設之舉。
4月25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800億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央行當日在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1500億元,為本月連續第九次凈投放,九日累計凈投放量達8850億元。
當日下午,央行再次對18家金融機構開展了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共2670億元,其中3個月1010億元、6個月1660億元,利率與上期一致,分別為2.75%、2.85%。
“Shibor利率還是處在較低水準,近期有所上升,並不能説明倒挂。”高玉偉對本報記者表示。
“逆回購只是度過了當天而已,下周又會到期,如此短期限的資金,銀行很難用作更長期限運用。另外5月還有所得稅清繳,在外匯佔款仍在減少以及降準預期不大的背景下,市場對流動性趨緊有擔憂情緒。”高玉偉稱,MLF有利於緩解流動性緊張,但近幾日仍需保持較大逆回購操作力度。
專家不認同貨幣收緊預期
對於市場擔心未來貨幣政策收緊,央行其實早有發聲。
“金融資金基本都進入了實體經濟。”盛松成此前表示,今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44.75萬億元,而M2餘額為144.62萬億元,兩者非常接近,而且兩者的同比增速都是13.4%,這也證明了金融資金基本都進入了實體經濟,因為社會融資規模恰恰是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有效指標。
與此同時,多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的業內人士並不認同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普遍認為央行貨幣政策依然以穩定為主,預調微調相機抉擇。
章俊表示,最近降準的概率可能會上升,來對衝資金面和成本的趨緊。現在穩增長階段,依然是數量型工具唱主角,其他政策微調工具很難有實際效果。
“MLF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流動性壓力。”但是章俊依然堅持降準預期,認為短期工具不能解決長期結構性問題,“在美聯儲加息預期下,央行的政策立場依然是相機抉擇,在穩增長和防範通脹升溫以及資産價格泡沫之間平衡。”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在報告中稱,貨幣政策方面,信貸增速自2015年三季度以來穩步回升,緩解的通縮壓力也降低了企業部門的實際利率,幫助改善了企業的盈利能力。預期政策調整將在2016年第二季度繼續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增長勢頭溫和回升至經季調折年後增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