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花旗中國一年關閉四家支行:斷臂求生還是迫不得已

  • 發佈時間:2016-04-20 09:20:47  來源:新京報  作者:金彧  責任編輯:劉波

  

  

2012年11月,北京,花旗銀行。圖/視覺中國

  花旗中國一年來關閉四家支行

  花旗稱正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和佈局;分析稱外資銀行的關店潮初現是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結果

  王林(化名)即將離開工作三年的外資銀行,理由是今年個人信用消費貸款業務不太好做,同時,越來越多人在網上進行申請,後臺即可審核,需要的人手越來越少,公司還有可能裁員。同時,他也將離開位於東三環的5A級寫字樓。

  不僅王林所在的這家銀行的基層員工面臨這樣的處境,花旗銀行等外資銀行也面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甚至還關閉了幾家網點。

  日前,深圳銀監局發佈公告稱,同意花旗銀行(中國)關閉該行深圳前海支行。這是短短一年內花旗銀行關閉的第四家支行,也是花旗銀行2016年以來關閉的第三家支行。一個月前的3月份,花旗銀行已先後獲批關閉其北京望京支行和大連星海灣支行。

  對於如此密集的關店,業內分析人士稱,外資銀行的關店潮初現,是業務導向造成的,也是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結果。未來隨著網際網路金融日益崛起、新一代的消費群體習慣的電子化,甚至有可能推出遠端開戶,這都對傳統銀行的實體網點有威脅,已經造成了事實上銀行物理網點的減少。

  4月19日,花旗中國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此次關閉網點是“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和佈局”。同時,相關網點的員工也已轉至其他花旗零售網點繼續工作,沒有裁員。

  最新關閉的支行開業僅一年

  近日,深圳銀監局發佈消息稱,經審核,同意花旗銀行(中國)關閉深圳前海支行。這家籌備多時、開業僅一年的支行就此消隱。2014年,深圳前海支行籌建期間,花旗中國董事長歐兆倫接受深圳媒體採訪時表示,花旗對深圳前海的金融開放政策高度關注。而去年5月,該支行新行長張雲茜的任職資格正式獲批,至今尚不足一年。

  對於此次關店的原因,花旗銀行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此次關閉網點是“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和佈局”,“中國一直是花旗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對於所涉及調整的營業網點,花旗中國告訴記者,他們與客戶進行了妥善溝通和細緻安排。相關客戶的賬戶關係將被轉至所在地的其餘花旗零售網點,確保客戶服務不受影響。同時,相關網點的員工也已轉至其他花旗零售網點繼續工作。

  此前,有多家國內媒體援引歐兆倫在2013年的話稱,花旗集團計劃在2到3年內,把中國內地分支行網點數擴張至100家。

  目前花旗銀行2015年年報尚未披露,可查詢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花旗銀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3個城市設立了13家分行及42家支行,總部位於上海。

  “外資銀行零售業務難以形成規模效應”

  事實上,花旗銀行並不是首家在中國關店的外資銀行。

  由於開設網點的限制,多數在華外資銀行難以在零售業務上實現盈虧平衡,一些外資銀行對中國區的零售業務進行選擇性調整。2013年9月起,蘇格蘭皇家銀行、德意志銀行先後關閉了在華的零售業務。此後多家外資銀行陸續關閉網點。

  對於外資銀行關閉網點的原因,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外資銀行在我國設立的網點本來就不多,零售業務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甚至無法實現盈虧平衡。同時,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崛起,消費者的支付、購買、辦理業務等習慣發生了很大改變,對物理網點的需求日益下降,因此,外資銀行關閉網點也在意料之中。

  據接近花旗銀行高層的知情人士透露,隨著全球市場動蕩加劇,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資行在華業務開展並不順利,關閉網點意在收縮版圖,甚至出現不少“斷臂自救”的行為。

  同時,近年來,花旗在美國、巴西、匈牙利、南韓等國關閉了不少分支機構。去年年底,彭博社披露,花旗集團計劃從2016年1月開始裁減至少2000個職位。目前,花旗集團在全球的員工超過20萬。

  此外,除了關閉網點,花旗銀行在資本市場上也在撤離。今年2月底,花旗銀行將所持有的20%廣發銀行股權全部出清,結束10年之久的合作夥伴關係。花旗集團亞太區首席執行官高晉誠將其解釋為,“此次交易與集團希望成為一家更精簡的金融機構的目標保持一致,並將使我們更專注于在中國市場發展自身核心業務。”

  花旗銀行曾是首家在中國開業的美國銀行,其在中國的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5月。2007年4月,花旗成為首批註冊成為本地法人銀行的國際銀行之一。目前,花旗在全國13個城市設有分支行,在全球超過16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是在中國最具有全球性的國際銀行。

  - 分析

  斷臂求生還是迫不得已?

  對於外資銀行“關店潮”初現,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銀行 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這是業務導向造成的,也是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結果。因為外資銀行在跟中資行競爭本土客戶資源的過程中,有諸多劣勢,如果網點入不敷出,那麼就會被淘汰。

  昨日,知情人士稱,花旗銀行等外資銀行關閉網點並非意味著業務的全面收縮,而是主動進行的戰略調整,是“斷臂求生”。目前,面對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不僅外資銀行,中資銀行也著手調整銀行網點。

  花旗銀行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FinTech是怎麼把銀行業逼向引爆點的?》顯示,預計2015—2025年間,銀行僱員將減少30%,且下跌速度會由近些年的每年2%上升到3%。

  花旗銀行認為,中國第三方支付就像另一個銀行系統,銀行業務正受到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業務的侵蝕。第三方支付相比銀行有過之而無不及。

  花旗報告稱,第三方支付公司將支付當做是接觸用戶的一個入口,這有助於它們日後向其提供更多金融服務,比如“存款”和財富管理服務(餘額寶),借貸服務(螞蟻小額貸款)以及網路銀行服務(網商銀行)。單單支付這一活動就能積累大量有價值的用戶交易數據。

  據統計,目前支付寶的支付量已超過了 工商銀行招商銀行 信用卡交易量的總和。

  花旗銀行認為,因為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強勢出境,銀行交易費收入大大減少,不過對消費者有利之處在於,低價便捷的第三方支付會倒逼銀行,使後者取消交易費。

  郭田勇認為,目前已有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浙江網商銀行兩家純網際網路銀行,都沒有物理網點。從未來的趨勢來看,無論中資銀行還是外資銀行,其物理網點都會不同程度的減少,但是不會大面積關停。畢竟仍有很多中老年人客戶習慣去銀行網點辦理業務,同時,一些高端服務也是在銀行網點進行的。

  新京報記者 金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