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個人賬戶分類管理實施 多銀行尚未下達通知

  • 發佈時間:2016-04-06 06:5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萬敏  責任編輯:劉波

  自4月1日起,央行《關於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 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已經正式實施。《通知》對銀行個人賬戶體系進行了分類管理,其中Ⅱ類和Ⅲ類賬戶的開立和服務內容,為存款人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開立和使用賬戶提供了便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4月5日)向多家商業銀行客服或工作人員諮詢發現,多家銀行的客服及支行工作人員均表示,尚未接到相關通知資料,但亦有少數幾家已開始實施分類管理的內部文件。

  交通銀行北京地區某支行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該行已經有相關的業務通知下達。據其介紹,交行的網銀上有一個開立電子賬戶的功能,但“用的客戶特別少”。交行客戶目前可通過網路渠道,如網銀、手機銀行等開立Ⅱ類戶和Ⅲ類戶,不用到櫃檯辦理。

  中國銀行某支行人士則表示,Ⅱ類戶和Ⅲ類戶都是虛擬賬戶,4月1日起可以通過網銀辦理開戶和銷戶,但“用處不太大,因為客戶原來的銀行賬戶所有功能都不受到影響。”

  興業銀行客服人員表示,目前該行僅支援開通Ⅰ類戶和Ⅱ類戶,客戶持身份證可以到櫃檯辦理。

  央行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通過線上辦理消費、公用事業費繳費等支付業務時,由於交易類型較單一、交易金額相對較低,存款人出於防範風險的需要希望對該類銀行賬戶進行限制;在實際操作中,大部分存款人也設定了線上交易的銀行賬戶功能範圍和交易限額。通過線下辦理日常支付時,由於涉及範圍比較廣,交易類型相對複雜,存款人對此類銀行賬戶的功能和交易金額要求較高。如不對銀行賬戶進行有效區分,不僅無法滿足存款人差異化的支付服務需求,還將增加存款人的銀行賬戶管理成本。

  此外,當前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的支付方式五花八門,一旦發生盜刷、詐騙、套現等情況,存款人的損失很難挽回。顯然,如果利用好三類賬戶,做好自己的賬戶管理工作,存款人將能夠在較大地程度上降低損失、防範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