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回應外匯買賣科目調整 優化報表意在避免誤讀

  • 發佈時間:2016-02-27 07: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陳果靜  責任編輯:郭偉瑩

  近期,央行調整了金融機構信貸收支表中的外匯買賣科目,有觀點認為,這是央行在掩蓋資本流出,對此,央行方面回應,此舉是對信貸收支報表科目的優化,目的是保證統計報表體系的科學、清晰和簡潔,使指標反映的資訊純凈,指向明確,避免市場誤讀。

  中國改革開放早期,商業銀行的外匯資金主要是用人民幣買來的,佔用了人民幣資金,因此産生了“外匯佔款”的概念,從外匯佔款數量也可估出商業銀行手中的外匯數量。後來隨著對外開放的發展,特別是加入WTO後,商業銀行的外匯資金來源越來越豐富,不再局限于購匯渠道,“外匯佔款”概念則易出現誤導。

  央行方面稱,事實上,商業銀行自營的外匯市場交易不必然影響央行外匯佔款,也不必然反映資本流動。在此背景下,2016年初,央行將“外匯買賣”調整為“中央銀行外匯佔款”,口徑為人民銀行外匯佔款,不再包含金融機構從事外匯買賣而佔用的人民幣資金。

  央行方面表示,考慮到商業銀行外匯佔款的原始涵義已經消退,為避免市場誤讀,從2016年1月起,金融機構信貸收支表不在保留“金融機構外匯買賣”科目,分析人士仍可從跨境資金流動的其他指標來對我國資本流動進行判斷和解讀。人民銀行統計部門還會對此做出詳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