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節後靈活開展逆回購 流動性中性有保障

  • 發佈時間:2016-02-15 07:53: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央行繼續通過逆回購向市場投放流動性。昨日開展了100億元的7天逆回購,中標利率繼續持平于2.25%。雖操作量甚微,但在節後央行仍延續逆回購,向市場釋放出繼續扶助流動性之意。

  巨量逆回購面臨到期

  春節前後,為穩定流動性預期,公開市場在工作日“天天見”,央行靈活運用多種期限的逆回購,為市場注入流動性。春節前的2月6日開展了1100億元的14天逆回購,2月14日又恢復了7天逆回購,操作量為100億元。

  從數量上看,僅春節的前一週(2月1日至6日),央行便通過逆回購凈投放4400億元,連續5周實現凈投放,這令春節期間的銀行間市場流動性較為平穩,2月6日的7天回購利率已降至2.27%附近,較1月底下行15個基點。

  據記者統計,若不計春節前投放的中期借貸便利(下稱MLF)等中長期流動性支援,僅就短期季節性投放的逆回購來看,春節後將面臨16950億元逆回購到期。

  按照此前央行春節流動性部署,分為短期季節性和中期流動性支援兩類。前者為對主要金融機構實現全覆蓋的逆回購,但在春節後均面臨到期,按往年慣例,將與節後大規模的現金回籠實現自然對衝。

  而對於後者,即節前投放的中期流動性支援,則包括MLF、抵押補充貸款和常備借貸便利等,從節後來看,在2月和4月將分別有1100億元和5510億元MLF到期。

  興業研究預計,針對這些操作的集中到期,央行也將進行大量逆回購、MLF等操作來對衝。因此不出意外,2月份央行仍將延續1月的流動性管理模式,打出逆回購加多種工具的“組合拳”。

  貨幣政策保持中性適度

  春節前並未降準,取而代之的是綜合運用上述多種工具投放流動性。對此,央行在6日發佈的2015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首度公開釋疑。

  央行稱,從央行資産負債表上看,以準備金工具為例,若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負債方中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中的法定準備金會相應轉化為超額準備金,從而增加銀行體系的流動性,促進市場利率下行,加上降準信號意義較強,有可能強化對政策放鬆的預期,這些在一定情況下都可能導致本幣貶值壓力加大,資本流出增多,外匯儲備下降。

  不過,人民幣匯率在春節期間又有變化。美國加息預期延後和美元走弱,令人民幣貶值壓力大幅緩解,離岸人民幣匯率連續走高。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上證報記者説,春節期間流動性波動每年都較大,但這種波動是短期的,今年春節前,央行針對中長期和短期流動性出臺了不同的應對舉措,並未選擇降準,主要是面臨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較大這一客觀現實。

  “近期人民幣貶值預期相對減輕,未來只要出現雙向波動,貶值預期階段性減弱的可能性較大。”連平稱,屆時央行也可能動用降準工具,但未來貨幣政策進一步趨向寬鬆的邊際空間將越來越小。

  央行也指出,貨幣政策應保持中性適度,既要防止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總需求的慣性下滑,同時又不能過度放水、妨礙市場的有效出清,要綜合運用好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專欄指出,2016 將開始實施宏觀審慎評估體系(下稱MPA)。MPA 並不是一個全新的工具,而是對原有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的進一步完善,是其“升級版”,將單一指標拓展為七個方面的十多項指標。

  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總的來説,宏觀審慎能夠彌補原有金融管理體制的缺陷。在傳統的金融管理體制中,貨幣政策主要是盯著物價穩定,但是即使CPI基本穩定,金融市場、資産價格的波動也可能很大;而金融監管的重點是保持個體機構的穩健,但是個體穩健並不等於整體穩健,金融規則的順週期性、個體風險的傳染性還可能加劇整體的不穩定,引發系統性風險甚至金融危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