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面臨巨大財資管理機遇
- 發佈時間:2016-02-05 01:00:58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畢曉娟
裴奕根,花旗銀行(中國)副行長兼財資與貿易金融部中國區總經理。他被業內稱為“中國製造”的本土金融家,畢業于復旦大學,是上海最早入職外資銀行的本土人士之一,自1992年入行以來,他參與了外資銀行在華發展的各主要階段,積極跟蹤市場的發展,致力將海外先進的實踐引入中國。日前剛剛獲得2015“滬上金融創新人物”的裴奕根在上海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金融新常態下,在華外資行面臨巨大的財資管理機遇。
2015年中國GDP增速“破七”,經濟發展進入“中高速”的新常態。對於銀行業而言,無論是實體經濟的發展,還是金融領域的變革,都與之“一脈相承”。作為外資銀行在華的高層管理人士,裴奕根怎麼看待中國金融新常態?
“中國金融新常態,無外乎幾個趨勢:國際化、自由化、數字化和多元化。”裴奕根説。
“你能預見未來,你就擁有未來。”裴奕根如是説。2013年以來,裴奕根參與主導制定了花旗銀行在上海自貿區的獨特戰略,以核心企業為服務對象、以服務總部經濟為特色、以連接境內外市場為導向,率先推出人民幣資金中心及外匯集中運營創新方案。
針對自身優勢和目標客戶群體的特點,花旗銀行將自貿區內的業務重點定為:通過積極創新支援中外資企業的跨境資金管理業務,為自貿區內的大型跨國企業提供人民幣和外幣的跨境雙向資金池業務、跨境集中收付和軋差凈額結算業務等所有的全球現金管理業務等,從而協助區內企業成為區域內的結算中心、資金中心或再開票中心,提升區內企業總部的功能,進而進一步提升上海自貿區乃至中國在企業全球資金管理鏈中的地位,乃至為有條件的區內企業建立起其全球的人民幣財資管理中心。
數字化與金融結合,這股浪潮,中國走在了世界前列。誰都沒有預料到,網際網路金融大戰會在中國如此火爆,且還在持續升級。裴奕根認為,銀行的發展要與時俱進,以積極的心態擁抱數字化時代。
花旗銀行是最早規模化使用ATM的銀行,並一直在全世界尋找新思想和新技術,以此迎接Bank3.0及其帶來的挑戰。“數字化、網際網路金融及金融手段的創新可使銀行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而銀行本身也深受其益。”
據悉,花旗銀行近年來致力於打造“全球數字化銀行”,也始終在推動銀行數字化領域保持領先。
此外,花旗銀行在人民幣雙向資金池的基礎上,也充分利用了全球電子平臺,使企業可以在監管允許的額度下實現跨境自由劃款,從而進一步提升資金流動性和管理效率。
裴奕根認為,一方面,企業利用銀行電子化的內部流程簡化自身作業,尤其是財務作業,可提高效率、增加收入、降低運營與財務成本、降低運營風險及不同程度的操作風險;另一方面,銀行可通過電子化的手段幫助企業統一調度和集中使用資金,從而與企業建立起更強的紐帶,獲得更穩定的資金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