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日央行意外實施負利率 不會增加中國雙降可能性?

  • 發佈時間:2016-02-01 07:24:2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萬敏  責任編輯:張明江

  1月29日,日本央行意外宣佈實施負利率,決定將利率下調至-0.1%,同時維持貨幣基礎年增幅80萬億日元的計劃,以5:4投票比例通過該決定,負利率將從2月16日起執行,預計2017財年實現2%通脹目標。日本央行還稱,如有必要,可繼續擴大寬鬆規模。

  儘管日元在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中的權重佔14.7%,但一位機構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日本實施負利率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貶值來促進出口,對人民幣的影響力應該不會太大。

  此外,也有專家分析認為,日本實施負利率政策並不會增加中國央行降準降息的可能性。

  或對人民幣無太大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日本央行宣佈降息後,1月29日,美元兌日元從118.50附近一度飆升至121.25,創下2014年10月以來最大漲幅。

  與此同時,日本股市快速走高。1月29日,日經225指數收盤大漲2.8%。

  瑞穗銀行策略師Ken Cheung認為,日本央行採用負利率,加大了包括中國央行在內其他央行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壓力。這一決定將加劇美聯儲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貨幣政策分化程度,進而推動美元走強。

  儘管日元在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中的權重佔14.7%,但日本近年來一直是中國進出口貿易份額的“大頭”。據日本財務省1月25日發佈的貿易統計數據速報(以通關數據為準)顯示,2015年日本貿易收支為逆差2.8322萬億日元,其中對中國的貿易收支為逆差6.1911萬億日元,創歷史最高逆差紀錄。

  總體來看,決定人民幣匯率的“內因”仍然起主要作用。前述機構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表示,“日本實施負利率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貶值來促進出口,拉動經濟,其對人民幣的影響力並沒有太大,決定人民幣匯率的主要因素還是要看自身經濟基本面和政策決定者,美國加息也是一個顯要因素。”

  券商:競爭性貶值概率不大

  對於日本央行的最新舉動,國泰君安證券指出,競爭性貶值出現的概率不大,相反打開了中國貨幣放鬆的空間。該機構的主要邏輯是,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都在釋放“寬鬆+貶值”信號,導致美元指數被迫升值,人民幣因此強化兌所有貨幣的升值。人民幣在當下匯率條件下,面對日本負利率只有兩個選擇:關閉資本賬戶,或者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

  儘管如此,中國央行或仍偏向春節前不再進一步降準。一份未經核實的央行與各大行座談的會議紀要中,央行高層明確表示,目前“一方面要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另一方面要關注到流動性太過寬鬆會對人民幣匯率造成比較大的壓力,形成負面衝擊。所以降準的政策信號過於強,可以用其他工具來替代,補充流動性。”

  記者注意到,1月28日,央行還宣佈將增加春節前後公開市場操作場次。央行表示,從1月29日起至2月19日,除了週二、週四常規操作外,其他工作日均正常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操作流程保持不變。除增加操作場次外,從1月29日起,央行將政府支援機構債券和商業銀行債券納入公開市場操作和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質押品範圍。同時將從1月29日起,擴大SLO參與機構範圍,增加郵儲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北京銀行等為SLO交易商。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分析認為,日本負利率政策並不會打開中國央行降準降息空間。首先,美元被動升值可能是個偽命題;其次,人民幣貶值並非解決中國經濟問題的良方;最後,匯率問題從來都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

  記者注意到,日本央行宣佈實施負利率後,人民幣匯率的表現也頗有意思:1月29日當天,離岸人民幣在日本宣佈新舉措後一度下跌0.26%,不過隨即快速收窄跌幅,並一度反彈至6.5866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