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央行宣佈負利率政策 中國如何"築堤"?

  • 發佈時間:2016-01-31 07: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呂紅橋  責任編輯:王庭

  央廣網北京1月30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日本央行昨天宣佈實施負利率,將利率下調到負0.1%。日本也因此成為亞洲首個實施負利率的國家。由於之前日本央行表示不會實施負利率,因此這個消息著實讓市場有些錯愕,有人甚至説這是世界經濟2016年飛來的第一隻“黑天鵝”。專家分析,日本央行的政策會對人民幣匯率以及中國的外貿進出口産生影響,不過中國完全有能力應對。

  銀行向央行存錢要收手續費 日本將“寬鬆”進行到底

  説到利率,不少人可能會有疑問:日本利率早已市場化,怎麼還能下調利率甚至實行負利率呢?其實,市場化雖然不假,但是日本央行和美聯儲一樣,可以調整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以及存款準備金的利率。而所謂負利率,説的就是商業銀行向央行存款時,這筆存款準備金不光沒有利息,反而需要支付手續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介紹,日本這次實施的負利率,比這個概念還要狹窄。

  徐洪才:它的特定的含義就在於,只是針對超額存款準備金徵收0.1%的手續費。就是説銀行把閒余的錢存在中央銀行要收手續費,把這個錢“趕出去”,鼓勵銀行貸款,鼓勵消費,鼓勵投資。

  日本央行目前的量化寬鬆規模為市場貨幣流通量每年增加約80萬億日元,這次的負利率政策,顯示日本要將寬鬆進行到底。有分析説,由於油價下跌,日本通脹前景進一步惡化,12月核心通脹水準依然在零附近徘徊,遠低於2%的目標。另外,工業産出、家庭支出大幅低於預期,加上股市暴跌惡化經濟增長前景,日本央行不得不放狠招,開啟負利率時代。

  全球貨幣政策分化格局越發明顯

  消息公佈後引發匯市劇烈波動,日元對美元快速下跌超過200點。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大漲超過3%。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到創紀錄的低點。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雲提醒,要注意日本負利率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劉雲:它的負利率産生的這些資金,包括匯市的波動,對周邊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和金融安全,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實行負利率之後,大量資金涌入國債市場,它所積聚的資金風險如果一旦逆轉爆發,可能會對亞洲整個市場産生較大衝擊。

  在日本實行負利率之後,全球貨幣政策分化的格局已經越發明顯。一方面,美聯儲通過加息,使得美元回流走強。另一方面,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都在通過量化寬鬆,釋放貨幣貶值信號,導致美元進一步升值。一個疑問是,日本的做法會不會引發各國效倣,出現集體選邊站的現象?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認為,可能性不大。

  譚雅玲:我覺得引發效倣的可能性應該不大,現在亞洲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利率水準應該都比發達國家高。第二就是美國的貨幣政策轉向已經出現了,所以我覺得各國可能更在乎本國的發展,大家採取的貨幣政策以及利率導向應該是參差不齊的。

  日本“放水” 中國“打鐵還需自身硬”

  儘管如此,對中國來説,仍然不能忽視日本貨幣政策過度寬鬆帶來的影響。有個詞語叫“以鄰為壑”,日本央行這樣執著地“大放水”,受潛在影響最大的就是鄰國了。目前,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日本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徐洪才指出,有這層關係,日本的負利率政策會直接影響人民幣匯率和中國的外貿進出口。

  徐洪才:這樣做之後,它本身的匯率是貶值的,其實這是有利於促進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反過來説,就是不利於中國對於日本的出口。對人民幣目前的貶值壓力也是幫了倒忙,美元被動升值,加大了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壓力。

  不過,多名專家都認為,中國手握充足的外匯儲備,完全可以從容應對外匯市場的波動。徐洪才表示,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要擺脫外貿困境,關鍵還是要通過結構性改革,提高外貿競爭力。

  徐洪才:因為我們本身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我們要刺激內需,調整經濟結構,促進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提升我們外貿的競爭力,這是重中之重,打鐵還需自身硬。同時,我們的匯率政策我覺得還是要保持相對的穩定,要穩定市場的預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