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銀行理財規模破20萬億 平均收益持續下跌
- 發佈時間:2016-01-11 07:47:5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劉波
2015年,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利差進一步收窄,傳統盈利模式難以持續,銀行尋求新盈利點的需求變得極為迫切。
在銀行理財事業部制改革之後,銀行理財極有可能成為未來銀行貢獻盈利的重要業務類型。數據顯示,雖然收益率持續走低,2015年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突破20萬億。
規模突破20萬億
據普益財富數據統計,2015年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突破20萬億,繼續保持25%以上的增速。
從銀行理財投向看,債券與貨幣市場類仍是主要投向,但組合投資類理財産品發行量在去年上半年明顯衝高,佔比在4~5月份高於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産品。
“由於4~5月份正處牛市,因此銀行普遍加大了組合投資類的配置。”一位不願具名的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但在股市調整後,銀行大幅降低權益類資産配置,組合投資類理財産品發行量明顯下滑。”
2015年全年,352家銀行累計發行82275款面向個人投資者的人民幣封閉式理財産品。其中,城商行發行量最大,佔比38%。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和外資行分別佔比18%、23%、19%和2%。
“今年城市商業銀行發展迅速,在傳統銀行業務上受網點、知名度等因素的影響,與全國性銀行比較存在明顯劣勢。”普益財富研究員魏驥遙表示,在理財業務上,地域性的差異化特徵使得城商行能獲得更多的資源及政策支援,使其理財業務發展迅速。此外,高達5.07%的收益率也令城商行擁有足夠的競爭力。
外資銀行發行産品較少,收益也較低,不含結構性産品的平均收益率為3.56%。值得注意的是,外資銀行的結構性産品較多,且種類豐富,這類産品平均收益率最高,達5.61%,對於有豐富投資經驗的客戶有較強的吸引力。
收益率“跌跌不休”
2015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産品平均收益率穩站5%以上。
“寬鬆的貨幣政策促使富餘資金流向股市,銀行理財也增大了權益類資産的配置,上半年股市的‘瘋牛’行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銀行理財産品穩定了收益率。”魏驥遙説。
普益財富數據顯示,上半年銀行傳統的非結構性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理財産品平均收益率從5.25%下滑至5.05%,但7月至12月平均收益率則從4.95%大幅下滑至4.39%。
上述理財經理表示,6月中旬A股的暴跌導致對接A股的理財産品資金規模急速下降,市場上資金過剩的情況迅速加劇,同時優質資産的數量卻沒有增加。相比于其他金融機構,銀行理財在資産選擇上對風險控制的要求更高,篩選更嚴格,因此優質資産短缺的情況更加嚴重。
普益財富數據顯示,11月至12月中旬,受“年末效應”影響,各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有所穩定,甚至較高收益的産品也出現不少。但魏驥遙稱,年末理財産品收益率走勢的上揚屬於時點性的表現,資産荒的情況較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改善,收益率恐將繼續緩步下滑。
美元成外幣理財首選
數據顯示,2015年共發行1467款外幣理財産品。其中,美元理財産品仍是外幣理財投資首選,在整個外幣理財産品發行中佔比超過50%。
國有銀行與股份制銀行仍是外幣理財産品發行的主要機構。其中,股份制銀行發行了628款,國有銀行發行了553款。外幣發行量最大的銀行為中國銀行,共發行269款外幣産品。
2015年,城商行的外幣理財業務也有長足進步,共有5家銀行發行外幣産品,分別是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和盛京銀行。其中,上海銀行發行量最大,共發行202款外幣理財産品。北京銀行發行了一款澳幣理財産品使其成為唯一一家發行了非美元外幣的城商行。(記者 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