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支付新規助推支付行業良幣驅逐劣幣

  • 發佈時間:2015-12-30 01:20:58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 觀察家

  新支付技術變化非常之快,帶來的支付産品和服務讓人看起來“腦洞大開”,但背後的技術規則與標準,效率與安全的認定等,不是個別企業能夠做到的,而需從國家層面、行業層面來共同推進。

  在經過多輪徵求意見之後,備受各界矚目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簡稱《辦法》)近日終於出臺,通過在支付效率與安全目標之間進一步尋求平衡,將會促使重要性漸增、卻又問題凸顯的第三方支付市場,逐步走上“良幣驅逐劣幣”的健康發展軌道。

  《辦法》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對支付便利與支付安全的平衡點把握更加準確。

  與銀行相比,支付機構給消費者帶來的服務理應更加有效、及時和便利,但由於許多創新走到了監管前面,也在部分環節引發潛在風險,因此如何處理好效率與風險的“蹺蹺板”成為重中之重。對此,《辦法》一方面圍繞業務關係相對複雜的銀行卡快捷支付,既設定了底線原則,又給予保障便利的、責權相稱的彈性政策空間,另一方面針對基於支付賬戶餘額的支付活動,按照實名程度從原有兩類擴為三類,賦予不同的功能,並列出了相應的業務“負面清單”。客觀來看,《辦法》已在規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對消費者支付便利的影響。此外,《辦法》把支付機構分為三類進行差異化監管,充分落實了分層監管的基本原則。

  可以説,《辦法》最終的目的就是通過推動支付行業的健康發展,來加強支付層面的消費者保護,從而使公眾享受既安全又便利的服務。

  在此基礎上,加強消費者保護其實還有更多的提升空間可以探尋。在保護渠道上,現在已經有了金融消費者保護的相關規定,但如何在支付領域進一步落實,支付行業的違規違法活動會遭受怎樣的處罰,這些仍然在制度方面值得進一步探討。此外,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使消費者了解更多的支付專業知識,消除概念誤讀和曲解,培育健康的電子支付文化也需要繼續努力。

  在保護重點上,安全性仍然是毋庸置疑的焦點問題。公眾最關注的就是“錢袋子”是否在支付活動中受損失;而所有人的行為在支付層面都留下資訊,支付企業的資訊採集有沒有侵犯個人的權益,同樣是很關鍵的問題。尤其是大數據時代,支付資訊實際上牽扯到千家萬戶,需要規範這些資訊使用的原則和邊界。此外,因為新支付技術變化非常之快,帶來的支付産品和服務讓人看起來“腦洞大開”,但背後的技術規則與標準,效率與安全的認定等,不是個別企業能夠做到的,而需從國家層面、行業層面來共同推進。平臺安全也需納入保護的重點,即支付服務平臺企業是否利用資訊不對稱,來做一些“灰色”的事情,是否有損害消費者的行為,如産品的霸王條款和捆綁銷售等。

  最後是保護方式,無非是事先預防、事中監督和事後保護。事先就是用制度和規則來做到效率與風險的權衡;事中的監督就是促進支付業務的公開透明,充分利用大數據進行動態監管;事後保護則是一旦出現支付服務的糾紛或投訴,如何充分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總之,《辦法》使得支付消費者保護成為行業規範發展的重要起點,今後需要深入研究和準確界定這一命題,使得公眾能夠更放心地體驗電子支付創新帶來的好處。

  □楊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