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將進入凈利“零增長”時代 不良率將突破2%
- 發佈時間:2015-12-08 08:58:00 來源:金融時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業內專家大多認為,明年經濟形勢仍將比較嚴峻,經濟發展將處於階段更替、結構轉型、模式重建、風險釋放的關鍵期,各類金融風險仍將積聚且不斷暴露。中國經濟進入轉型攻堅期,將對銀行業經營管理帶來怎樣的影響?
12月7日,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發佈的《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指出,受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上市銀行整體凈利潤增速將出現“零增長”,凈息差將小幅收窄,不良貸款將延續攀升態勢,不良率將進入2%區間。
凈利潤步入“零增長”時代?
報告稱,2016年,産能過剩問題將持續,企業盈利不佳,産業投資恐難有力恢復,由地方債、匯率、國際資本流動等引發的財政金融風險依然值得關注,這些都將給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帶來不確定性。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階段,努力實現製造業從粗放增長到集約增長的升級,並探索從過渡依賴投資拉動轉換到由消費和投資協調拉動。2016年是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仍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中行研究報告稱。
中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預計,2016年GDP增長將較2015年小幅放緩,約在6.8%左右。
經濟增長是影響銀行盈利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根據中國銀行對16家上市銀行近幾年的面板數據進行的測算,GDP增速每下降1個百分點,凈利潤增速將下降9個百分點。因此,如果GDP增長在6.8%左右,上市銀行整體凈利潤增速將出現“零增長”。
銀行凈息差也將面臨較大的挑戰。從存款成本方面看,來自網際網路金融、資産管理、資本市場等方面的資金來源競爭將更加激烈,再加上居民的理財意識持續增強,將共同推高存款成本;從貸款收益方面看,下降趨勢已經形成,上市銀行平均貸款收益率已由2012年末的6.7%下降至2015年二季度的6.1%。考慮到2016年存量房貸再定價、經濟下行帶來貸款需求下降以及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政策因素,貸款收益率仍存在下行壓力。中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預計,2016年上市銀行凈息差將小幅收窄2.4%左右。
不過,非息業務收入增加將彌補部分盈利收縮。業內人士認為,2016年伴隨著直接融資市場的發展、居民理財意識的增強以及信用消費觀念的改變,投資銀行、投資交易、資産管理、信用卡等業務將取得較快發展,並推動非息收入增加。
不良率或將突破2%
中行研究報告指出,不良貸款率與經濟增速存在穩定的相關關係,中行預估, 2016年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將達到2.0%左右的水準,撥備覆蓋率逼近監管紅線。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積累的各類隱性風險正逐步顯性化,局部地區和部分領域金融風險仍在聚集。業內專家認為,2016年由於産業結構調整帶來的區域性、行業性信用風險暴露,商業銀行信貸資産品質走勢向下的壓力還將持續存在。
從行業來看,受國內投資出口增速趨緩、産能過剩壓力增大、市場需求下滑等因素影響,金屬製品、電器機械、紡織等行業運作壓力加大,煤炭、光伏、鋼鐵、水泥、造船等相關産業流動資金相對緊張,加大了行業風險向金融領域傳導的可能性。分區域來看,銀行新增不良貸款分佈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等區域,並有逐步向其他地區蔓延的跡象。
近日,東方資産管理公司發佈的《2015:中國金融不良資産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對62位來自商業銀行人士的問卷調查發現,多數受訪者認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升勢尚未見頂,不良貸款率上升還會持續4至6個季度。
由於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將進一步提高,而銀行凈利潤增長將顯著放緩,2016年銀行業資本充足狀況也將面臨較大壓力。
新常態帶來新機遇
當前正在進行的經濟轉型升級讓銀行業産生深刻變化,銀行業正在告別高增長、高息差、高利潤的“三高”時代,但同時也應看到,新常態也為銀行業轉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業內專家表示,資金的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必不可少的保障,而銀行作為資金互聯互通的重要載體,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國際産能合作等方面蘊含著新機遇。同時,“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相關政策陸續出臺,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及自貿區建設逐步推進也將給銀行業務創新帶來新機遇。
中行研究報告指出,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過程中,對中國銀行業而言,各種金融需求將加快涌現,業務空間進一步擴大。中國銀行經過一年的研究和探索,已經形成較為清晰的戰略規劃和實施路線圖,2016年將針對“一帶一路”建設在網點佈局、組織構架、業務安排以及管理機制上有更大的動作,進一步推動中國銀行國際化發展水準,形成分工明確、層次清晰的梯隊。
當前,移動支付、投資理財、電子商務、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等領域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不斷推出,傳統銀行正在加緊主動融入網際網路金融快速發展潮流,以尋求新的利潤增長。
中行研究報告也指出,2016年,隨著“網際網路+”國家戰略逐步落地實施,越來越多的銀行將加快佈局網際網路金融,傳統銀行與網際網路的融合將進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