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理財遇奇葩 客戶經理竟然藏理財賣保險

  • 發佈時間:2015-12-01 08:13:3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萌  責任編輯:田燕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發現,銀行客戶經理紛紛推薦起了銀行代銷的保險産品,“保本、保息、無風險”成為理財經理對這些産品的宣傳語。

  銀行理財陷低谷

  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上周96家銀行共發行了975款理財産品,發行銀行數比上期減少了13家,産品發行量減少了4款。上周,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42%,與前一週基本持平。其中預期最高收益率在6%及以上的理財産品共10款,市場佔比為1.03%,環比下降0.09個百分點。

  其實,從今年10月24日央行再次“雙降”起,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普遍繼續下調,收益率5%以上的産品已難尋覓。據《證券日報》記者實地走訪多家銀行網點了解到,多數銀行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在4%左右,國有大行發行的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還不到4%。

  在北京市海澱區某股份制銀行網點,本報記者甚至沒有發現一款銀行理財産品在售。在記者不斷追問下,該行的理財經理才告知,“目前僅有一款預期收益率為4.3%的産品在售,不過由於連續降息,銀行息差收窄,利潤太低,總行給的通知是儘量不賣。”

  在走訪的另外幾家銀行,《證券日報》記者也遇到類似情況。“目前並沒有特別推薦的理財産品,如果您是新客戶,有一款106天、預期收益率是4.3%的産品可以考慮,其他産品收益率就都比較低了。”某國有大行的大堂經理告訴本報記者。

  保險理財比拼收益率

  《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很多客戶經理都放棄了推銷銀行理財産品,轉而推薦銀行代銷的保險産品。

  在北京市海澱區某國有大行網點,宣傳欄上用醒目的紅字寫著“華夏産品,保本保息,三年5.25%”,“安邦産品,保本保息,五年5.35%”。當本報記者表示想購買銀行理財産品時,該行的理財經理勸阻記者稱:“目前發行的理財産品收益率太低,不如購買保險産品划算,並且我行現在在售的兩款保險産品將保本、保息寫在了合同裏。”

  《證券日報》記者隨後表示希望能看一下合同。該行的理財經理介紹道:“合同暫時不能看,大概的條款是‘合同到期後,本金和分紅金額分別為多少’,而這個金額換算下來正好相當於現在給出的年化收益率。”

  在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的銀行網點,工作人員也向本報記者推薦保險産品,“我行代銷的這款萬能險,保本,每年複利,三年後支取相當於年化收益率5.6%。”該行的理財經理還熱情地介紹道:“其實銀行代銷保險産品以前有不少負面新聞,很多是因為溝通不清楚,尤其是不少老年客戶把保險當存款,提前支取發現要扣手續費,這才造成了誤會。現在銷售保險産品,我們銀行都有明確的流程,從産品的詳細介紹,解答客戶的疑問,再到最終簽合同都有全程錄影,就是為了讓所有客戶放心。”

  在《證券日報》記者走訪過程中,許多銀行的理財經理都在熱情地推薦保險産品,“不僅收益率高而且有保障”。

  不過,從投資者角度來説,大家往往對銀行的招牌信譽給予很高的信任,甚至連産品説明都沒看懂就簽訂了合同,這種盲目的信任往往為今後的麻煩埋下隱患。《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過程中就遇到兩位中年女士購買銀行代銷的保險産品。其中一位客戶在與理財經理溝通過程中只是不斷在説:“你介紹的這些我不太明白,我只是想知道最終的收益是多少錢,你給我算出來告訴我就可以了。”

  本報記者雖然並不清楚其他客戶的情況,但注意到,至少對於這兩位女士,理財經理最終也沒有告知,該産品不可以提前支取。

  當然,銀行業內人士也提醒,對理財經理推薦的高收益産品要保持理性,問清楚産品的屬性,看好合同,避免口頭承諾無法兌現。另外由於保險産品的流動性低,未到期取出將會損失本金,投資者要提前考慮好自己的資産配置,如果資金短期要用,還是建議購買短期的銀行理財産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