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董希淼:以差異化戰略應對利率市場化挑戰

  • 發佈時間:2015-11-24 07:16: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宣佈,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這在我國金融改革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利率市場化深入推進將給我國銀行業帶來全面而深刻的影響。一方面,隨著金融管制的放鬆,商業銀行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將在競爭中獲得更大自主權和主動權,産品和服務創新力度也會加強;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伴隨著更多風險,可能導致銀行傳統業務收入減少,競爭更加激烈,也可能增加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

  作為我國金融業的中堅力量,商業銀行該如何實施戰略轉型,來迎接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總體而言,我國商業銀行應主動摒棄“規模情結”,確立差異化發展戰略,通過轉型不斷優化業務結構和盈利結構,實現新的發展和跨越。

  首先,戰略定位差異化。差異化競爭能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多年來,商業銀行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同質化競爭現象。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推進,不同銀行在資金成本、目標客戶、風險偏好等方面的差異將日趨明顯。因此,需要制定差異化發展戰略,形成符合自身資源稟賦和能力的商業模式。如大型銀行要抓住機遇,提升綜合金融服務水準;中型銀行要聚焦重點區域和重點業務,做“精品銀行”;小型銀行則要腳踏實地,做小做深。

  其次,業務結構綜合化。目前,商業銀行普遍存在“單一結構”現象:業務結構上,以信貸業務為主;客戶結構上,以大中型企業客戶為主;收入結構上,以利差收入為主。這樣的單一結構在利率市場化後時代十分脆弱。因此,要下大力氣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業務結構要逐步綜合化,更多發展財富管理、交易金融等非信貸業務;客戶結構要均衡化,不斷提高小微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比例;收入結構要多元化,借助優勢産品的研發和服務的創新,大幅提高真實的非利息收入比重,減少對利差收入的依賴。

  再次,運作模式輕型化。就未來銀行業而言,那些資本輕、效率高的銀行,將有更多發展機遇。“輕型化”的本質,是以更少的資本消耗、更集約的經營方式、更靈巧的應變能力,實現更快發展和更高回報。從業務發展看,重點在於“輕資本”,構建起資本消耗少、風險權重低、更安全可控的資産與業務體系;從經營管理看,重點在於“輕運營”,建立更高效靈活的公司治理架構以及機構網點體系。此外,在角色定位上,銀行應實現從單一的貸款提供者向資金組織者、撮合交易者和財富管理者的轉變。

  最後,發展思維網路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商業銀行要主動出擊,抓住“網際網路+”風口,借助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提升産品和服務,實現轉型升級。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深入分析客戶消費模式和風險偏好,提供更加貼近客戶需求的金融産品;通過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打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全方位金融服務體系;梳理現有産品服務與業務流程,加強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等溝通,積極為其提供資金託管、清算等金融服務。

  (董希淼 作者係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