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微眾正副行長接連離職 公司回應"不影響業務推進"

  • 發佈時間:2015-11-17 06:10:38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對於微粒貸被質疑的“主動邀請客戶與實際信貸需求不一致的問題”,微眾銀行有關人士強調,“微粒貸會堅持白名單邀請制”

  “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一位銀行業人士對《證券日報》如此評價微眾銀行近兩個月正副行長(曹彤、鄭新林)相繼提出離任的消息。

  “任何銀行其實都面臨高管或核心團隊離職的壓力,但是對於正式落地僅僅半年多時間的微眾銀行來説,對已經發生的離任自然只能是祝福,而主動防患離任的傳導效應才是最重要的”,該人士進一步表示。

  不過,對於微眾銀行的穩定發展,其內部還是充滿了信心,該公司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據了解,鄭新林離職是因為有了更好的發展機會,微眾銀行尊重他的個人選擇,也感謝他對微眾銀行所做出的貢獻,但其離職不會影響微眾銀行業務推進。”

  曾經的豪華

  名著三國演義中,“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但得到上述二人的劉備並未能一統江山,也被部分讀者調侃“得一可得天下,得二就太多了,所以失了天下”。

  雖然與三國故事中的情節並不類似,但是微眾銀行的豪華高管團隊一直以來備受關注。

  微眾銀行最早曝光的一名高管是顧敏,這名年約40歲的金融“少帥”掌舵前海微眾銀行,出任董事長。公開資料顯示,顧敏于2000年前後從麥肯錫加入平安集團,歷任平安電子商務高級副總裁、全國後援管理中心總經理、平安渠道發展董事長兼CEO、平安數據科技董事長等職。2012年6月,顧敏擔任平安集團常務副總經理,2012年7月起出任公司執行董事。在平安集團任職的多年裏,顧敏曾負責平安後臺運營及創新業務,具備豐富的金融及創新業務經驗。

  此外,入職前“剃髮明志”的微眾銀行首任行長曹彤也為金融圈所熟知,其來到微眾銀行前的“最後一站”已經是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

  此外,來自平安集團、陸金所、甚至監管部門的一眾副行長和核心高管也使得微眾銀行的高管團隊豪華得令人“幾乎睜不開眼”。

  缺乏“穩定劑”

  但是,豪華的背後也有兩層對於穩定不利的“副作用”:其一,高管人員容易被同行“惦記”,遭遇被挖角的概率提升;其二,“明星高管”的磨合較普通團隊更為困難。

  就團隊穩定性而言,與網商銀行相比,微眾銀行確實有些“先天不足”,網商銀行的一部分金融核心高管來自“阿裏係”,或者可以説是內部成長以來的,其穩定性自然遠高於外部挖角形成的團隊結構。

  “騰訊此前雖然在社交領域發力,但是並沒有金融領域的經驗和人才儲備,自然需要借助外力;而網商銀行依靠的是阿裏,有阿裏小貸、螞蟻金服作為業務前身和夥伴,在獲得銀行牌照之前,集團已經通過並購實際擁有了基金等金融牌照,與銀行的業務合作比較多,對於金融圈更為熟悉”,上述銀行業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表示。

  “現在傳統銀行也都著急通過混改,實現高管和核心員工的持股計劃,從而借‘金手銬’挽留人才,而很多外資銀行對於高管和一線的優秀員工也都有期權的獎勵,但是微眾銀行在此方面一直未有消息流出,或許這也是微眾銀行短期內接連遭遇行長級別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該人士進一步表示。

  “現在金融圈挖角進行得確實很慘烈,一家今年7月份才正式公佈出來準備籌建的民營銀行,9月份已經要求我們協助尋找行長人選,由於該民營銀行的幾位股東同樣是‘重量級選手’,潛在候選者對於崗位機會其實比較動心,就是擔心這家民營銀行什麼時候才能獲得牌照”,一位獵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此前,本報記者也曾經報道,今年以來,16家上市銀行離職董監高的數量超過了50人,部分銀行的董監高離職率(離職人數相對於該行董監高總人數的佔比超過了20%)。不過,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員工持股計劃以及交行的“深改”都在為傳統金融機構挽留人才做著努力。

  “網際網路企業員工的忠誠度通常情況是遠低於傳統金融機構的,而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的企業文化更偏近於網際網路企業,因此,沒有制度和待遇的保障,核心員工離職更是很難避免”,該獵頭表示。

  微眾“按部就班”

  對於正副行長的接連離職,微眾銀行比較淡定而低調,前任監事長、現任行長更是將相關工作“一肩挑”。

  該公司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微眾銀行尊重他(鄭新林)的個人選擇,也感謝他對微眾銀行所做出的貢獻,但其離職不會影響微眾銀行業務推進,微眾銀行一直在按部就班的推進業務進展。”

  這是《證券日報》記者在對於微眾銀行的幾次採訪中第二次獲得“按部就班”的回應。事實上,很多業內人士曾在與本報記者的探討中,對於微眾銀行的業務推進速度表示了質疑。

  不過,昨日微眾銀行有關人士進一步解釋稱,“除了微眾銀行APP,我們還有微粒貸、以及跟平臺合作的微路貸、微車貸,只不過後幾款産品一直是比較低調的推進,大眾不是很了解,微眾銀行APP目前只是基礎産品。”

  本報記者拿到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微粒貸有100萬名授信用戶,累計發放貸款40億元,貸款餘額逾20億元。

  對於微粒貸被質疑的“主動邀請客戶與實際信貸需求不一致的問題”,微眾銀行上述人士強調,“微粒貸會堅持白名單邀請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