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陳雨露履新央行肩重任 曾笑稱小馬拉大車

  • 發佈時間:2015-11-06 08:51:1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10月30日,國務院正式任命中國人民大學校長、49歲的陳雨露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其實,在正式任命下達前,已有消息傳出,陳雨露將赴任央行擔任副行長一職。

  《經濟參考報》記者11月1日參加在人大舉辦的第七屆“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頒獎典禮上並未看到此前幾乎每年都參會致辭的陳雨露,想來,這倒和他一貫的低調作風頗為吻合。

  陳雨露赴任央行後,央行將有五位副行長,此前四位副行長分別是易綱、潘功勝范一飛和郭慶平。根據央行網站顯示,陳雨露排名位列易綱之後,在第二位。

  學而優則仕

  陳雨露身為人大校長,同時兼任多個金融研究機構的職務,儘管早已在教育界和金融學界名聲赫赫,但真正讓其與央行結緣並被國內外金融機構和市場所熟知的,還要從他被任命為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説起。

  2012年3月,陳雨露與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教授錢穎一、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宋國青同時被任命為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任期至2015年6月。根據《人民銀行法》的規定,貨幣政策委員會是中國人民銀行制定貨幣政策的諮詢議事機構,其職責是,在綜合分析宏觀經濟形勢的基礎上,依據國家宏觀調控目標,討論貨幣政策的制定和調整、一定時期內的貨幣政策控制目標、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有關貨幣政策的重要措施、貨幣政策與其他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等涉及貨幣政策等重大事項,並提出建議。被任命為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是對陳雨露學術研究能力的一種認可。

  其實,陳雨露並非第一個由教育界走向政界的學者型官員,在陳雨露之前,已有四位履新國務院組成部門或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領導職務的高校校長。他們分別是:清華大學原校長陳吉寧赴任環保部部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校長侯建國出任科技部副部長;北京大學原校長王恩哥出任中科院副院長;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原校長懷進鵬出任工信部副部長。

  2014年底中辦印發的《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提出,注重從國有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中培養選拔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針對性的在一些地區和部委的領導班子中配備專家型官員,有利於完善領導班子知識結構,推進改革決策的科學性與專業性。

  有分析人士指出,陳雨露此番雖任職央行副行長,或只是過度,其後他很有可能接任明年即將離任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任職IMF。朱民在出任IMF副總裁之前也曾擔任央行副行長。

  曾笑稱“小馬拉大車”

  從官方簡歷看,出生於1966年的陳雨露,17歲時即通過高考入讀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係金融專業。此後,他先後在財政金融係完成了碩士和博士學位,隨後留校任教于該係,從講師、副教授、教授做起,直至2002年1月,35歲時擔任中國最好的財政金融學院之一——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2005年5月,39歲的他成為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2010年3月,44歲的他成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僅僅一年半後,45歲的他回任中國人民大學任校長,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重點大學校長。

  在這樣一個重要位置擔任領導職務,對於陳雨露來説壓力不小,陳雨露曾拿自己的屬相調侃説,“我的屬相是馬,擔任人大這樣一所神聖的名校的校長,是名副其實的‘小馬拉大車’,之所以能夠在教學崗位上,在教育管理崗位上,還能做出一些事情,就是因為自己喜歡”。“一個人做事情一定要做自己熱愛的事情,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在過去的20多年,從1989年開始,在教學、教育管理工作中,我充分體會到了這一點,也在擔任教師和教育管理者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快樂,雖然辛苦,但自己得到的其實更多。”在接受採訪時陳雨露曾這樣描述自身感受。

  陳雨露每每在人大出席活動時總是給人以平易近人之感,無論春夏秋冬,一身筆挺的西裝,高大魁梧的身材,帥氣迷人的笑容,坊間傳聞人大的同學們都親切地稱他為“露露”。

  陳雨露處事效率高。人大學生一直希望宿舍能夠配備空調,且在2013年時討論頗為熱烈。當年的本科生畢業典禮上,校長陳雨露發言時曾主動提及這一話題,詢問大家是否想在宿舍裝空調。學生報以掌聲,並以長長的“想”字作答。短短幾個月後,人大宿舍真的裝上了空調。

  據媒體報道,陳雨露還有一大特點,就是聲音好聽、沉穩,吐字清晰。據悉,他曾是中國人民大學合唱團的一員。2012年,人大畢業晚會上,他就曾深情獻唱《相逢是首歌》,將晚會推向高潮。

  在外界看來,學術派的陳雨露也有行事“果斷”的一面。人大原招生就業處長蔡榮生案發後,社會反響強烈,人大自主招生政策也受到諸多非議,為挽回形象,陳雨露和他的團隊決定“暫緩自主招生一年”,同時在全國率先推出本科生招生社會監督員制度,聘請人大附中校長劉彭芝、模範法官宋魚水等10人擔任社會監督員。2014年7月,人大還首次向媒體開放了網上錄取現場。

  對人民幣國際化研究深入

  除了在教育管理上頗有建樹,陳雨露在專業領域也是佼佼者,也正是深厚的學術背景為他進入央行鋪墊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陳雨露的主要研究領域為開放經濟下的宏觀金融理論與政策,研究主要聚焦於人民幣國際化。正是在他的主導下,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成立了國際貨幣研究所(IMI)。自IMI成立伊始,陳雨露便一直擔任IMI學術委員會主任。2012年他帶領IMI研究團隊創設人民幣國際化指數,連續四年主持編寫《人民幣國際化報告》,對人民幣國際化這一重要國家戰略問題進行持續跟蹤研究。

  在一次人民幣國際化報告發佈會上,陳雨露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貨幣金融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不僅是中國國家崛起進程中的重要標誌,是國家硬實力和軟實力高度凝結的象徵,是未來中長期世界政治經濟大變革中的核心變數。人民幣國際化肩負重大歷史使命,它不僅關係到中國經濟與金融整體發展進程,而且也是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指標之一。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特別是資本賬戶穩步開放等政策的實施,人民幣很有可能在兩年之內超越日元,成為第四大國際貨幣。

  本月底,IMF執行董事會按計劃將正式討論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陳雨露對於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充滿信心,他曾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2015年例行SDR定值檢查將人民幣納入其貨幣籃子將是大概率事件。該定值審查通常有兩個標準:一是使用該貨幣進行貿易結算的規模;二是該貨幣能否自由使用。人民幣基本上已經滿足了上述兩個標準,很有可能成為新的特別提款權的籃子貨幣,並在更廣泛的範圍內發揮國際貨幣職能。即使執行董事會再度拒絕人民幣,也不可能延緩或是阻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因為在現有成績基礎上,中國正在積極推動的“一帶一路”戰略將為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更多更好的機會,使人民幣國際化繼續保持又快又穩的發展態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