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別妖魔化了銀行不良資産:不良資管就像汽車保養

  • 發佈時間:2015-10-29 02:31:1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不良資産屬於經濟金融資源錯配問題,處置不良資産本質上也是對相關經濟金融資源的重新配置。目前國內對不良資産處置的認識還相對狹義,處理方式也相對簡單。

  在當前實體經濟表現欠佳背景下,銀行資産品質問題再度引發業界關注。繼銀監會發佈了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達10919億元,較上季度末增加1094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5%等之後,近日中國不良資産數據服務商搜賴網的一份內部測算認為,我國不良資産總規模將超10萬億元。

  無獨有偶,Hayman Capital Management創始人、知名基金經理Kyle Bass日前預計,中國不良貸款率將為8.5%~10%,按照中國銀行系統目前規模為人民幣184萬億元計,不良資産規模約在15.6~18.4萬億元間,需要3萬億美元進行資本重組,扣除政策性銀行注資和主權財富基金投資等支出,中國3.5萬億美元外儲實際可用2.7萬億美元,不足以完成銀行業資本重組。

  且不説,這一系列石破驚天的測算,更多給人感覺是杞人憂天,僅論之中國政府目前擁有的上百萬億國有資産,就足以有效消化可能即將出現的不良資産反彈問題;何況,即便是地方政府和國企的負債,也是以內債為主,資本重組的時間與空間伸縮度都較大,這還不説正在方興未艾的改革大業,對市場的激活和經濟的改善。

  因此,對於銀行不良資産數額增長的驚恐,一方面是普遍輿論對於不良資産的固有偏見,同時還是不良資産管理持續落後的體現。

  當然,針對國內金融系統出現的不良資産反彈,理應引起更多警覺和重視。畢竟,許多行業出現的産能過剩,國內投資邊際收益率的回落,及近年來定量寬鬆貨幣政策在實踐中的知易行難等,一定程度上潛存著不良資産反彈的可預見壓力。

  通常而言,不良資産屬於經濟金融資源錯配問題,處置不良資産本質上也是對相關經濟金融資源的重新配置。目前國內對不良資産處置的認識還相對狹義,處理方式也是相對簡單的剝離出售,而更廣義和更完整的不良資産處置,是對銀行資産從正常到關注、次級、可疑和不良等動態演繹過程的管控。單純基於不良化的剝離出售等,縱然可採取不良資産證券化等成熟的“善後”技術,但這之於信貸資産只是一種對風險損失的“亡羊補牢”,給人傳遞出的資訊就是這筆賬“我認了”。

  要真正使不良資産管理更為有效,不是等不良資産出現後進行處理,而是通過對風險資産的動態控制和配置,降低不良資産的發生概率和提高風險資産的品質。

  由於不良資産實際是一種資源的錯配,不良資産管理上的創新應當集中在推動整個信貸資産的交易市場化,使得信貸資産在存續的整個生命週期內,作為金融機構的可交易資産,而非持有到期的沉澱資産。而這就需要發展和完善信貸轉讓市場,使相關風險資産可以通過交易,轉讓至更能管控好此類風險的投資者手裏。

  因此,不良資産的出現可看作是資産缺乏市場交易機會的一種表現,為資産在市場上隨時隨地的交易提供有效的機制保障,是不良資産管理最有效的模式,要知道,信貸資産其實與汽車等耐用品一樣,關係從確立之時起,其生命週期就納入了折損的軌道,不良資産管理就像是汽車市場的保養維護,沒看上去那麼神秘。

  □蘇亮瑜(越秀金控集團副總經理、金融研究所所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