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地方銀行股權轉讓遇冷 交易價格走低

  • 發佈時間:2015-10-26 07: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衛容之 潘夢幻  責任編輯:胡愛善

  一邊是各路民間資本積極運作民營銀行籌建,另一邊卻是多家城商行股東登陸各個股權交易中心求轉讓。今年以來,已有包括平頂山銀行、江蘇銀行、河北銀行、大連銀行、寧夏銀行等近20家城商行股東發佈股權轉讓公告。A股上市不可期、盈利能力下降、股權分散等原因讓城商行股權掛牌轉讓遇冷,表現為股權交易價格走低和部分股權轉讓項目三年未果。

  地方銀行股權轉讓再次扎堆産權交易所。今年以來,已有包括江蘇銀行、河北銀行、南洋商業銀行等近30家地方銀行掛牌轉讓股權,其中城商行居多。截至今年9月末,全國各産權轉讓平臺已出現近15張億元轉讓大單,但卻甚少轉讓成功,很多掛牌項目一挂幾年“無人問津”。

  據悉,2012年5月到7月間,先後有大連銀行4000萬股股權轉讓、南昌銀行7652.6萬股股權轉讓、北京農商行8.5萬股和580余萬股股權轉讓、徽商銀行約4億股股權轉讓,但4家銀行掛牌轉讓資訊至今已滿3年,仍無人“接盤”。此外,今年上半年在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廈門銀行、寧夏銀行股權也未能完成轉讓。

  城商行積極要求股權轉讓與近來民資積極參與民營銀行籌建形成鮮明對比。一邊是各路民間資本大力投資民營銀行,另一邊卻是多家地方銀行股東登陸産權交易所要求掛牌轉讓銀行股權,有評論家戲稱:現在的銀行業在方方面面都像一座圍城,城外面的人想衝進去,城外面的人想要逃出來。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城商行股權接盤者為何如此難覓?IPO暫緩後,迫切需要融資的地方銀行又會採取怎樣的融資路徑?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奚君羊認為,銀行轉讓股權考慮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城商行的股權結構分散,轉讓股權不失為一個整和股權資源的好辦法,另外,由於城商行對地方經濟發展負有特殊的責任,放貸力度比較大,流動性資金不夠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至於為何鮮有接盤者?奚君羊認為,主要是投資者對市場預期不看好,城商行也面臨著“雙升”的壓力。此外,現在大型商業銀行上市股票很多且其流動性以及變現能力更強,投資者有很多選擇。

   股權交易頻繁

  日前,包括江蘇銀行、河北銀行、南洋商業銀行等近30家地方銀行股權掛牌轉讓股權,其中城商行居多。截至記者發稿,全國各産權轉讓平臺已出現近15張億元轉讓大單,地方銀行股權轉讓再次扎堆産權交易所。

  9月2日,安徽桐城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佈今年以來的第二次股權轉讓公告,4.59%股權要求被轉讓;9月25日,平頂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969%股權轉讓;10月12日,廣發銀行在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掛牌出售9.55萬股。

  據相關數據統計分析,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的地方銀行股權掛牌轉讓相對活躍。

  環渤海地區股權掛牌股數達1000萬股的銀行有近10家,包括天津銀行、大連銀行、大連農商行等。1月12日,天津銀行5500萬股股權在北京金融資産交易所(簡稱“北金所”)掛牌,轉讓價2.85億元。4月15日,該行又在北京産權交易所(簡稱“北交所”)旗下金馬甲網路産權交易平臺發佈6956萬股股權掛牌資訊;河北銀行也於今年2月在北金所掛牌8194.9萬股;北京農商行、大連農商行、大連銀行股權掛牌數量均超9000萬股。

  長三角地區則有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多個股權轉讓大單,其中江蘇銀行出現3次掛牌。今年1月,金馬甲産權交易平臺出現江蘇銀行1億股轉讓標的,但轉讓方資訊、價格資訊均未披露;3月12日,無錫産權交易所公告稱,一家不具名的公司轉讓江蘇銀行3000萬股股權,轉讓價共計1.68億元,公告註明為意向性掛牌;而在5月21日,某央企又在北交所掛牌江蘇銀行0.16%股權。上海銀行0.13%股權則被某央企在北交所掛牌轉讓。

  成立不久的中原銀行的股權也出現3次掛牌。繼3月初一位自然人挂出5萬股股權後,河南省股權交易中心先後於3月、7月受相關單位委託,公開掛牌轉讓中原銀行5500萬股和4000萬股。該行成立時“發起人高達7500多人”,部分股東股權的調整需求料將持續。

  今年仍然出現地方銀行大股東出清股權的案例。安徽國元信託就于6月5日在安徽産權交易中心掛牌其所持有的安徽桐城農商行14.93%股權。此外,在拍下天原集團掛牌的5608萬股宜賓市商業銀行股權後,天風證券又與宜賓商行大股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就該集團所持宜賓商行股權轉讓事宜基本談妥。天風證券有望成為境內首家獲得銀行牌照的券商。

  交易價格走低

  一般來説,股權轉讓接盤者是因為看好其穩定的盈利能力和高額分紅才去接盤,如果參股銀行存在上市可能,那麼一旦成功上市將帶來可觀的投資收益。就現在的大環境看,銀行利潤增速放緩、不良率上升,再加上上市IPO暫停,這些都會降低接盤方接盤的意願。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很多股權轉讓掛牌長時間未交易成功,未有接盤者並不代表沒有諮詢者,大多是因為價格偏高,無法談攏。

  以2014年廣州金控轉讓廣州銀行11.6億股為例,3.43元/股的轉讓單價相當於該行市凈率的1.88倍、市盈率的9.03倍,不僅高於A股上市銀行市凈率、市盈率數據,與同期掛牌的其他地方銀行相比也相對較高,最終只能由3家國資企業受讓,股權性質依然為國有法人股,該行股權多元化計劃落空。

  2012年8月,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挂出了某企業持有的大連銀行4000萬股權要求轉讓,轉讓價格為1.72億元,每股折合人民幣4.3元,掛牌期滿日被推至2015年6月11日。該金融投資公司副總認為,大連銀行的股份之所以少人問津,可能是由於標的價格高,無法引起投資者的興趣,此外,大連銀行利潤增長緩慢也是重要原因。

  實際上,在經濟下行、利率市場化和混業競爭的整體大環境下,城商行的經營壓力普遍比股份制銀行更大,再加上銀行業前景預期不好,從而導致近兩年城商行股權交易價格走勢持續走弱。此外,時間因素也不可忽視。每到歲末,一些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因為自身業績需要扭虧,或有較強烈資金週轉的需求,都希望在年末將銀行股股權轉讓以獲得大筆現金。

  有統計數據顯示,以江蘇銀行為例,2010年11月,黑牡丹出售江蘇銀行4000萬股,轉讓價格約合6.1元/股;2013年年底,北京産權交易所公告,江蘇銀行1600萬股掛牌轉讓,折合5.18元/股;2015年2月13日,金智科技發佈公告,將其所持江蘇銀行2500萬股的股份全部轉讓給江蘇廣電,轉讓價格4.54元/股。

   無奈之舉

  A股上市顆粒無收,H股上市前赴後繼,這是近年來城商行IPO之路的真實寫照。如今,隨著鄭州銀行于上月末在港交所提交上市預披露文件,這家地處中原腹地的城商行將有望通過H股登陸資本市場,除了鄭州銀行外,還有青島銀行及錦州銀行先後提交了H股IPO申請。

  自2007年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三家城商行成功登陸A股市場之後,城商行A股IPO的大門就一直被關閉。直到今年6月,證監會披露了包括江蘇銀行、上海銀行等10家城商行的上市審核程式進度,等待多時的城商行重新燃起了A股IPO的希望,而隨後而至的市場大震蕩讓城商行的希望再一次被澆滅,一些城商行在A股排隊多年之後不得不另謀出路,退而求其次在香港上市。

  奚君羊認為:“説‘退而求其次’是有原因的,地方銀行選擇在香港上市實屬無奈之舉。首當其衝的,發行成本要高很多,因為在香港上市則意味著定價肯定要低;其次,H股無法實現境內股份流轉,已上市銀行市場認可度不高;此外,最重要的是融資規模受到了限制,城商行難以在H股中募集到充足的資金。”

  由於存款保險制度落地、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地方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以及《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規定,我國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10.5%,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5%,城商行面臨日益沉重的資本補充壓力,融資已是不少城商行迫在眉睫的大事。據了解,我國商業銀行資本金補充來源大致來自五個方面:上市(股權)融資、政府注資、利潤轉增、發行次級債和其他來源。而城商行相對大型商業銀行來説,從前四類來源補充資本均受到一定限制,對於迫切需要補充資本的銀行來説,去香港上市幾乎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此外,對於一些地方銀行來説,其在A股上市之路是“路漫漫其修遠兮”,最主要原因是股權分散問題。根據規定,股份制銀行要實現上市,政府單一股權不得高於30%,且境外戰略投資者不能超過兩家,持股比例不能超過25%,單一境外投資者持股比例不能超過20%。另一方面,《公司法》規定,公司在申報IPO時,股東人數需控制在200人以下,但很多銀行有很多個人持股,例如,據廣州銀行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股東總數為12136戶,其中法人股股東945戶,集體股東1戶,個人股股東11190戶。

  業內人士認為,資本充足率下降是一些地方銀行急於選擇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以鄭州銀行為例,其在港交所提交的上市預披露文件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55%、8.55%和10.92%,分別比年初下降0.11、0.11和0.2個百分點。此外,不良貸款率上升也讓其倍感壓力。數據顯示,該行的不良貸款率已從2012年的0.47%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06%。

  前不久剛剛提交港股上市材料的青島銀行則已在A股門外苦等3年,濟南某券商分析師指出,此次青島銀行急於赴港上市的原因和鄭州銀行類似。青島銀行2014年年報顯示,該行在報告期內的資本充足率較2013年末降低了0.13個百分點至10.7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2013年末降低了0.03個百分點至9.72%。根據上述數據,青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情況優於剛剛遞交材料的鄭州銀行,但是均已逼近資本充足率的監管紅線。

  基於城商行面臨的資本壓力,監管部門也在積極引導銀行多渠道融資。除了在H股上市外,銀監會副主席曹宇曾表示,針對當前城商行普遍存在的資本補充壓力,銀監會將支援銀行通過引進合格股東進行增資擴股;還支援符合條件的銀行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包括在新三板上市。目前,齊魯銀行已經率先登陸新三板,貴州銀行、桂林銀行、樂山銀行等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新三板掛牌。

  彎道超越

  9月23日閉幕的2015年城商行年會上發佈的《變革與發展——城市商業銀行20年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末,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總資産達到18.08萬億元,20年城商行總資産、總負債增長近40倍,存貸款分別增長近35倍和40倍。2014年,全國城商行的總資産與總負債在全國銀行業中的佔比分別為10.49%、10.52%。從今年城商行榜單看,有6家城商行資産規模超過5000億元,資産總額緊逼其後,説明城商行的市場份額雖然受到大型商業銀行、民營銀行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的擠壓,但是其發展空間還是巨大的。

  南京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閆海峰表示,與大型銀行相比,城商行存在不少劣勢,但其經營管理體制、網點設立、特色服務等方面更接“地氣”,在業務結構轉型、技術轉型上有著“船小好掉頭”的優勢。同時,城商行在各地有著豐富的資源優勢,更為了解當地的金融發展需求。一旦城商行順應網際網路、移動支付技術等發展趨勢,整合優勢資源,創新特色産品,線上線下有效銜接,更加注重客戶金融體驗,勢必使城商行在網際網路金融浪潮中脫穎而出。

  “移動支付、網際網路終端等先進資訊技術手段,將有效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提升銀行客戶的金融體驗。當下,如何構築符合風險管理要求的內控體系,如何建立和完善風險防範成效機制,加強風險防範的主動性、前瞻性、有效性,依然是擺在銀行面前的‘難題’。”閆海峰説。

  對此,奚君羊表示,城商行的優勢在於靈活,相比于大型銀行受到的政府監管較少,整體更加市場化,如果能夠把握好網際網路金融這股風潮,可能會實現“彎道超越”。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民營資本持股佔城商行總股本的比重已達56%,近年來,共有49家城商行和20家城信社本著市場自願原則,通過重組、聯合、收購和兼併等方式重組為11家城商行。

  有專家認為,股權轉讓密集也一定程度上加速中小城商行的股東結構整合,實現優勝劣汰。比如,南昌銀行此前受讓九江銀行部分股權,又收購景德鎮銀行成立江西銀行,雖然由地方政府推動,也是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的,所以未來地方銀行很有可能走上分化的道路。

  “未來城商行的格局應該更加細化分散。”奚君羊對記者説,“雖然説現在類似于上海銀行這樣的500強企業較多,類似龍江銀行這樣問題比較多的銀行也有,但是整體來看,他們不會趨同,反而會分化,舊的銀行倒掉了,還會有新的銀行出現,因為現在監管層在不斷的放寬設立銀行的條件,這些小銀行運營得比較好的話會帶來很好的效益,例如美國的社區銀行,貼近社區發展,利用關係行銷帶來了很好的效益,這也是未來城商行需要借鑒的地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