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陸磊:放開存款利率上限讓“合理議價”成為現實

  • 發佈時間:2015-10-26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華青劍  責任編輯:郭偉瑩

  霜降前夜,央行宣佈“雙降”,同時,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表示,降息針對週期性因素,重在治標;普遍和定向降準針對週期和結構性因素,標本兼顧;放開存款利率上限重在全面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方式,觸及了中國金融體制的根本環節。

  陸磊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經濟金融週期性因素決定了以降息、降準為主要手段的逆週期宏觀調控。從貨幣調控視角看,經濟增長、物價走勢、國民就業和國際收支是宏觀調控方向、力度和工具使用的決定性因素。從金融支援實體經濟視角看,金融部門流動性和利率是中央銀行鞏固前期政策效果,繼續實行降息、降準政策的主要推動力。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在此前的6次定向降準中,按家數計算累計已有97%的金融機構享受了定向降準政策,在激勵金融機構支農支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陸磊表示,在此次定向降準中,央行調整優化了標準,綜合考慮金融機構符合宏觀審慎經營的情況、“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增量及存量佔比,特別納入了金融機構“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總量。這意味著,原本主要面向中小金融機構的定向降準進一步擴大到了部分符合條件的大型商業銀行。

  值得關注的是,央行此次宣佈,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並抓緊完善利率的市場化形成和調控機制。由此可見,我國利率管制基本放開,金融市場主體可按照市場化的原則自主協商確定各類金融産品定價。陸磊指出,全面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根本性要求決定了以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為里程碑標誌的利率市場化改革進入宏微觀聯動的新時期。

  陸磊認為,取消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這是微觀意義上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的必要條件。一方面,實體經濟部門在獲得金融服務過程中的合理議價將成為現實,對金融業構成産品服務供給和風險管理能力提升構成正向激勵,改變其單一依賴存貸款利差的傳統收入模式,進入了自主研發或學習定價模型的新時期;另一方面,金融業面臨的同業競爭壓力也將形成對定價自律機制的有效構建,以形成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自發矯正。

  “這也是宏觀意義上中央銀行調控方式、工具和參照係改革的新起點。此外,取消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以及後續利率市場化改革在金融穩定意義上已經具備了重要前置條件。”陸磊繼續表示,2015年5月1日出臺的《存款保險條例》和面向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保險機制的建立,為金融業穩健可持續運作和存款人權益保障構建了紮實的制度基礎,嚴守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從最近一年不斷擴大存款利率浮動上限的實踐看,銀行業通過自律機制,結合降息週期,推動存款利率下行、避免存款利率上升並向貸款利率傳導已見成效。”陸磊説。

  陸磊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央行仍然將公佈存貸款基準利率,並作為金融機構利率定價的重要參考。可以預期,央行將參照國際經驗結合我國金融機構和市場特點,在基準利率形成機制、貨幣市場向存貸款市場的利率傳導機制、中央銀行政策利率體系、本外幣政策協調,以及對單個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定價異常行為管理等層面進行一系列制度改革和工具創新。

  背景:

  2015年10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10月24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以進一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相應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保持不變。同時,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並抓緊完善利率的市場化形成和調控機制,加強央行對利率體系的調控和監督指導,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

  自同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同時,為加大金融支援“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正向激勵,對符合標準的金融機構額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