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網際網路金融有助促進金融結構更加完善
- 發佈時間:2015-07-20 16:47:35 來源:金融時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千呼萬喚始出來。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際網路金融也成為業界和各方關注的熱點。7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委發佈了《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此次意見發佈的背景和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解讀。
記者:從網際網路金融市場發展情況看,哪些問題的存在催生了此次《指導意見》的出臺?
連平:網際網路金融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同時,行業整體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積累了一定風險隱患。在支付領域,由於缺乏統一的監管規範,形成了支付機構與現有金融機構監管待遇的差異化,支付企業借助支付牌照擴展到金融其他領域的行為日益突出,支付風險開始轉化為更為複雜的金融風險。在P2P借貸領域,與借貸規模快速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行業亂象重重。有關數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末,市場上活躍的P2P平臺已超過1800家。與此同時,問題平臺數量激增,P2P平臺經營不善、不合規、道德風險等問題嚴重。行業發展的亂象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參與雙方的信心,無論是出於投資者保護的需要,還是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需要,都亟待網際網路金融監管規範的出臺。
從2013年4月開始,政府就圍繞網際網路金融開展了19個重點課題研究。之後,針對網際網路金融發展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監管方面的思考和政策也在逐步推進過程中。2013年底,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網際網路金融專業委員會成立。2014年,人民銀行在第三方支付領域下發了多項制度和政策,並提出了監管的原則和底線。近期,國務院又出臺了《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將“網際網路+普惠金融”作為未來重點推進的11個領域之一。
網際網路金融本質上還是金融。我認為,《指導意見》採取扶植和規範並舉的方針,促使網際網路金融進一步健康發展。因此,網際網路金融不會因為《指導意見》的出臺而失去發展的勢頭。相反,那種野蠻生長的狀況將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抑制。網際網路金融將會走上一個正規的發展軌道。
記者:在您看來,健康的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業態應該是怎樣的?
連平:網際網路金融應該帶來金融業的良性競爭。網際網路金融是一種新型金融業態,是整個金融體系當中一個與資訊化和大數據緊密結合的全新的重要構成部分。近兩年,網際網路金融逐漸向傳統銀行核心業務侵蝕,在支付領域甚至形成了一定的競爭之勢。但同時也要看到,金融業隨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的演變過程中,金融體系越來越多地採用網際網路技術來推動轉型發展和升級換代。因此,網際網路金融在促進金融業競爭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活力,是金融創新有力的推進器,絕不能將其作為傳統金融的對立面來看待。
網際網路金融創新應該提高金融業的效率並降低成本。網際網路從技術上優化了金融服務手段。大數據、雲計算、搜索引擎等技術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戶需求和偏好,給用戶更加精準的産品和更好的體驗。同時也使得資訊不對稱得以緩解,交易效率大幅提高,交易成本大幅降低。比如,阿裏小貸單筆操作成本僅為2.3元,約合銀行單筆信貸操作成本的千分之一。
網際網路金融有助於促進金融結構更加完善。長期以來,政府部門對金融領域採取了較為嚴格的管制政策,從而産生了嚴重的金融壓抑和國企對金融資源近乎壟斷性的獲得,長尾市場得不到有效和充足的金融服務。網際網路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原先銀行服務不到、服務不了、服務不好的客戶,是傳統金融的補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普惠金融的水準,促進整個金融業更加健康的發展,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記者: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和風險防範應該如何平衡?
連平: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和風險之間的平衡關係應把握兩點:一是創新是在有效控制風險下的創新,不能以提高風險容忍度為前提,不顧風險帶來的影響,甚至有意擴大風險、製造風險;二是風險防範不能過度,因為害怕風險而拒絕創新,或者過度強調風險而扼殺創新,都是不可取的。
需要強調的是,形形色色的網際網路金融模式,無論怎樣包裝,實際上經營的仍然是金融業務。金融作為特殊的行業,風險防範必不可少。網際網路金融由於網際網路的介入,擁有更加社會化的平臺和更大的外部性,對風險控制、風險識別等問題的要求反而會更加提高。如果是電商平臺、社交網路、門戶網站等網際網路性質的企業,可以進行更大程度的創新。
記者:在網際網路金融發展中,政府和市場的界限應該如何劃分?
連平:市場是創新的主體,政府制定規則,維護市場平穩運作。網際網路金融必須以服務市場為宗旨,始終以客戶需求為核心實施産品和服務創新,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準。
政府通過政策和制度設計,構建市場活動的遊戲規則,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監管干預過多或不到位的問題,激發市場創新活力。一方面要促進市場競爭,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要保持市場的公正、公平、透明,建立一個健康、運作有序的市場,平等保護參與主體的合法權益,防止劣幣驅逐良幣。此外,政府對擾亂市場運作,刻意製造風險,甚至導致市場失靈的行為,應予以堅決打擊。
記者:您認為網際網路金融監管的原則和底線應該是什麼?
連平:網際網路金融仍在發展的初期,金融監管也需要時間來認知行業發展的過程,採取扶植與規範並舉的方針,保持適度監管的思路。從監管的原則上來講,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必須遵循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服從宏觀調控和金融穩定、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充分發揮行業自律作用等五大原則。
與此同時,在推動創新的基礎上防控風險,遵守必須的業務底線。比如,在網路借貸領域,不搞“資金池”、不逾越“非法吸收公共存款”與“非法集資”的業務紅線。在此基礎上,可保持寬容心態,採用“負面清單”策略,法不禁止的,市場主體即可為,進一步促進網際網路金融業態健康發展。
此外,網際網路金融涉及支付、P2P貸款、網際網路理財、眾籌融資等多種不同模式,監管也應區別對待。目前網際網路金融實施分類監管已基本明確。與傳統金融不同,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路徑具有跨界融合的特點。因此,在分類監管的基礎上,應基於業務的實際功能和風險特徵更多地採取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發揮監管協調作用,避免監管缺位和監管重疊。
記者:當前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主戰場集中在哪些領域?傳統金融業務如何向網際網路金融轉型?
連平:目前,網際網路金融的主戰場仍集中在支付和負債業務領域。未來,網際網路金融將從支付、負債以及資産三方面給商業銀行帶來全方位的衝擊。
一是第三方支付已經對商業銀行支付業務造成影響。傳統金融當中,商業銀行之所以始終居於重要的地位,就在於商業銀行有支付功能,其他機構在這方面幾乎沒有,或者是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商業銀行。網際網路發展之後,第三方支付已經能為客戶提供收付款、自動分賬、轉賬匯款、代繳費等支付結算服務,挑戰了商業銀行的支付功能。目前,第三方支付總體規模還是比較小,還不到商業銀行業務規模的2%。但是,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大眾最常見的支付方式。當前,無論是第三方網際網路支付還是移動支付,80%以上的用戶最常用的均為支付寶。所以第三方支付在小額支付領域跟商業銀行相比是有優勢的。
二是“寶”類、P2P等一系列業務發展,給銀行負債業務帶來影響。比較典型的例子,是2013年下半年“寶”類理財導致商業銀行負債結構從儲蓄存款流向更多市場化的同業存款,促使整個銀行體系資金成本上升。最近兩年來,銀行存款增速出現了跟過去很多年以來不同的運作態勢,過去很長時間以來,銀行貸款和存款的增長,速度基本上一致,相差不大。2013年底以來,存款增速和貸款增速開始拉開,活期存款增速明顯下降,在整個存款當中的比例也有下滑。金融創新加上利率市場化,這兩者結合使得銀行的負債業務受到了持續的壓力。
三是當前網際網路金融與商業銀行在資産業務上呈現互補格局,未來相互影響將逐步加深。當前,在借貸市場上,網際網路金融與商業銀行是一種互補的關係。
面對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商業銀行的轉型路徑大致有三種形式:
第一種是在商業銀行內部推進網路化升級,即“網際網路+商業銀行業務”。商業銀行作為法人機構,在體制內應用網際網路技術、手段和理念來變革內部業務,包括發展網銀、微信銀行、電視銀行等業務,在內部資訊系統、業務流程和管理機制方面更多地採用網際網路金融的做法。
第二種是在體制外開展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再造一個網上銀行。也就是以公司法人形式成立網際網路金融子公司,開展第三方支付、網際網路理財、P2P、眾籌等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現在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不僅在內部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大規模推進業務創新,在外部也要以子公司的形式來多觸角伸向市場。
第三種是商業銀行與網際網路企業開展廣泛合作。網際網路金融和商業銀行各自擁有的比較優勢決定二者之間存在競爭的同時也有廣闊的合作空間。網際網路能夠拉近虛擬空間的距離,提供海量數據,但難以解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商業銀行擁有客戶、信譽、完善的實體網點和電子渠道。商業銀行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可以利用各自優勢開展合作。此外,商業銀行還可以與電信運營商合作為客戶提供移動商務綜合解決方案;與軟體運營商合作,為客戶提供財務管理、企業管理的增值服務;與教育諮詢行業合作,為客戶提供出國金融、留學匯款等所有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