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建議推進改革解決不良債權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6-01 01:09:4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陳瑩瑩  責任編輯:胡愛善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余永定在5月31日舉行的新供給金融圓桌論壇上表示,未來一段時間裏,債務問題非常重要,當前最緊迫的問題是不良債權增加,這種狀況不能通過刺激有效需求來解決,需要進行根本性改革,提高資本使用效率和企業利潤率。

  短期去杠桿難度大

  余永定表示,不良債權增長是非線性的過程,可能剛開始時不是特別嚴重,但到了一定階段,特別是當經濟處於疲軟狀態時,不良債權會突然增加,這是短期最嚴重的風險,這種狀況不能通過刺激有效需求來解決。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對於企業而言,去杠桿的關鍵在於三個因素,一是整體初始的債務水準,二是債務的利息成本,三是企業利潤的增長。當前中國經濟處於調整週期,短期去杠桿難上加難。一方面,到目前為止,經濟沒有已經到達底部的信號。在企業層面上,企業利潤率處於下滑態勢。另一方面,2012年以來實體經濟的實際利率一直處於很高的水準。因此,當下企業直接主動去杠桿基本不可能,而且杠桿水準仍在持續上升。這是中國目前面臨的現實情況,今年或最近一段時間,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仍面臨很多新挑戰。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調研員張蓓表示,適度的杠桿率對經濟健康增長非常重要。負債在最初階段會通過投資推動資本增長,從而推動經濟增長,但杠桿率超過一定限度後,可能出現杠桿增長而資本不再增長,從而使得經濟陷入停滯狀態。因此,要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經濟增長率應高於實際債務率,這就要求提高資本産出、勞動産出和技術産出。

  抓住走出去機遇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5月30日在首屆中國人民大學“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新興市場應加快結構改革,消除基礎設施瓶頸,改善商業條件並提高生産率,切實促進經濟增長。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的重要階段,支撐經濟增長的原有動力在減弱,去産能、泡沫、杠桿的結構調整壓力將會貫穿整個“十三五”時期。

  對於如何把握經濟放緩時期的機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認為,應充分利用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潮,加速推動中國有競爭力的、技術密集的成套設備走出去,提升出口轉型。我國出口結構正處於升級的關鍵時期,前30年主要依靠勞動密集型的産品,而資本密集型的産能才能迅速提升國際競爭力並佔領市場。

  隆國強表示,還應把握好海外低成本並購的戰略性機遇。通過海外低成本的並購,使處在升級關鍵點的中國企業迅速獲得被並購企業原有的先進技術、研發能力、國際銷售渠道等。這有利於促進中國企業升級,從而帶動總體經濟升級。以前我國企業資金實力不足,海外企業也很貴,但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情況發生了很大改變,受危機衝擊國家的企業市場價值大幅下降,很多企業遭遇資金鏈斷裂的危險,不得不尋找新的投資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