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穩健貨幣政策還有降準空間

  • 發佈時間:2015-05-06 09:39:0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劉振冬  責任編輯:劉波

  如何判斷穩健貨幣政策的度?簡而言之,這一“度”應該足以支援經濟的適度增長。如果貨幣供給過緊,將産生通縮效應,抑制産能釋放;如果貨幣供給過松,則産生通脹效應,加劇産能過剩。所以説,觀察實體經濟的運作狀態,才是調節貨幣池子的最佳尺規,才是判斷貨幣政策鬆緊度的依據。

  觀察最近的經濟數據,4月製造業PMI為50.1%,與上月持平,連續2個月在榮枯線之上,延續“弱”擴張態勢。而且,4月製造業PMI並未季節性回升,表明當前製造業仍面臨較大壓力,增長動能仍然較弱。不少專家認為,貨幣政策應進一步向寬鬆方向調整,以降低經營成本,為企業生産營造更好的經營環境。這也是“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的應有之義。

  同時,通貨緊縮的陰霾未散。雖然CPI數據並不支援進入通縮週期,但PPI數據已經連續三年負增長,一季度GDP平減指數也同比下降1.1%,這是該數據自2009年以來首次下降。工業行業則面臨更大的産能過剩和通縮壓力,一季度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下滑4.5%以上。與此同時,債券市場已經發生了數起風險事件。故此,只有保持適度的流動性,才能防範經濟下滑可能引致的風險。

  觀察近期的金融數據,4月降準之後,貨幣市場利率回落明顯。但是,不利於資金面之處在於,3月外匯佔款大幅減少,金融機構外匯佔款環比減少1564.76億元人民幣,創下2007年12月以來最大降幅。相應的,一季度外匯儲備大幅下降,銀行結售匯逆差擴大。外匯佔款減少將直接導致基礎貨幣供給下降,央行有必要通過降準、MLF和定向調控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對衝。

  中長期看,我國國際收支格局已經由過去的“雙順差”轉為“一順一逆”,外匯佔款增長大幅放緩,需要降準來釋放商業銀行可貸資金,對衝外匯佔款下降帶來的影響。更為重要的是,由此所致,中國的基礎貨幣投放機制已經發生改變,依賴外匯佔款進行被動投放的狀況已經發生變化,需要建立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的有效合理的基礎貨幣投放和管理機制。

  從這個角度講,央行通過降準等常規手段投放基礎貨幣,是順應經濟形勢變化的常態,絕非歐美經濟體在危機時刻啟動的QE模式。

  專家認為,在資本流出格局下,存款準備金率仍有較大下調空間。在經過前兩輪降準後,目前貨幣乘數約為4.45。照此計算,若M2增速要實現12%的目標,則全年需要新增基礎貨幣1.53萬億元。扣除一季度通過SLF和MLF投放的5400億元基礎貨幣,還有1萬億元缺口。按照目前的借貸便利操作節奏,雖然可以繼續通過擴大借貸便利來滿足基礎貨幣需求,但如果央行不願擴大資産負債表,則存準率還需下調1個百分點才能達成全年M2目標。而且,在經濟增長壓力較大的情況下,M2增速應適當高於調控目標,以體現逆週期調節的政策考量。故此,未來央行綜合採取借貸便利操作和降準來促進貸款和M2增長的可能性更大。此外,從地方政府發行債券對存量債務進行置換的角度看,也需要通過降準、加大基礎貨幣投放等方式進一步改善銀行的資金供應能力。

  在價格工具方面,不少機構判斷,貨幣政策當下的框架應該是“穩匯率+低利率”,因為匯率穩定有利於穩定國內的資産價格,降低資産負債表風險,而降低利率則可以對沖掉強名義匯率對可貿易部門的損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