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上市行爭高富帥 招行私人銀行戶均資産2289萬居首

  • 發佈時間:2015-05-05 07:31:5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 歆  責任編輯:田燕

  從私人銀行客戶數量來看,中國銀行有7.4萬名“粉絲”,成為客戶數最多的銀行,其後依次為農行和工行

  在財富金字塔的塔尖,上市銀行的爭奪更為激烈,目標則是高凈值客戶。從2014年年報的數據來看,招商銀行已經在管理資産總規模和戶均管理規模兩項指標上穩坐頭把交椅,江湖地位得到鞏固;而中國銀行則憑藉7.4萬名“粉絲”,成為客戶數最多的單項冠軍。

  比較有趣的是,與以往銀行努力尋求線上發展不同,在財富管理業務的激烈爭奪中,網際網路公司開始落地並“插足”爭奪高凈值人群。當擁有強大品牌美譽度的銀行和擁有強大客戶體驗的網際網路公司聚首,這場塔尖上的爭奪將如何演繹無疑更具看點。

  上市銀行開打

  “富人爭奪戰”

  如果説前幾年私人銀行業務只是少數銀行的“專利服務”,目前已經可以用遍地開花來形容業務的發展。

  數據顯示,上市銀行私人銀行管理資産2014年的總規模排名中,招行以7526億元,首次超越工商銀行並奪得行業“一哥”的地位,工行、中行和農行的私人銀行管理資産規模緊跟其後,分別為7357億元、7200億元、6400億元。

  而且在體現“能效比”的戶均管理資産規模指標上,招商銀行已經成為第一名,戶均資産為2289萬元;其後依次是工行的逾1700萬元和民生銀行的逾1600萬元。

  從私人銀行客戶數量來看,中國銀行有7.4萬名“粉絲”,成為客戶數最多的銀行,其後依次為農行和工行。

  事實上,目前私人銀行業務開展得風生水起的銀行不僅包括上述幾家,16家上市銀行中有10家以上都在年報中將筆墨用於描述私人銀行業務。但是,《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幾乎所有的上市銀行財報中均未披露私人銀行業務的利潤狀況。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中國私人銀行普遍採取大零售模式,只能影子考核,較難計算出準確盈利。”

  網際網路金融

  也緊盯“高富帥”

  有時候競爭不僅僅來自行業內,銀行私人銀行所承擔的財富管理職能目前遭遇到了網際網路金融巨頭的挑戰。

  4月28日,網際網路金融龍頭宜信公司打造的財富管理品牌體驗店在青島開業。在媒體提問環節,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不可避免的被問及“與銀行的私人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眾多的財富管理服務相比,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究竟有何優勢?”

  唐寧的觀點有些出人意料,但似乎又在意料之中,“我覺得從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來看,目前的管理機構應該説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評價一個財富管理機構,應該看它所覆蓋的資産類別,所推介的服務的豐富性,例如固定收益類、私募股權、另類投資、海外保險保障等等覆蓋的豐富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緯度”。

  唐寧指出,“傳統的金融服務有很多的權益尊享,包括高爾夫球、機場的紅地毯、等待區等等,這些其實只屬於補充性的作用,更多的客戶在財富管理方面的需求是和財富管理、金融、資産配置真正相關。”

  事實上,緊盯財富管理的網際網路公司並不僅僅包括宜信,此前已經多個網際網路企業尋求借助“線上數據+線下服務”模式進軍高凈值人群的財富管理。

  業內人士指出,無論是網際網路金融還是金融網際網路,産品成敗的關鍵在於差異性。

  唐寧透露,“青島的體驗店是宜信公司的第一家財富管理體驗店,在傾聽客戶體驗、理解客戶需求後,未來宜信在全國各地也會有更多的體驗店落地,其成功模式應該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