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外資銀行再迎政策鬆綁 抬高存款利率加大競爭格局

  • 發佈時間:2015-01-15 07:53:09  來源:東方網  作者:陳思源  責任編輯:張明江

攝影 李裏

  為外資銀行設立運營提供更加寬鬆、自主的制度環境,是我國銀行業發展現代化、國際化以及中國經濟更好融入國際大迴圈的現實需要。同時,外資銀行監管複雜性和艱難性,也對現有監管法制、監管機制、監管力量提出了新要求。

  記者了解到,2015年1月1日起,《國務院關於修改的決定》正式實施,外資銀行在華的經營迎來再一次的鬆綁。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外資行鬆綁對中資銀行産生的總體影響並不大,無需多慮。不過,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放開,銀行間的競爭也會加劇,預計未來在存款貸款定價方面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

  加大外資行鬆綁力度

  《決定》提出,不再規定其總行無償撥給營運資金的最低限額。同時,不再要求提出申請前2年連續盈利,且人民幣業務開業時間的限制也放寬。

  本次《決定》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在放寬外資銀行的準入條件方面,《決定》對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分行,不再規定其總行無償撥給營運資金的最低限額。同時,不再將已經在中國境內設立代表處作為外國銀行(外國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內設立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以及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初次設立分行的條件。

  其次,在放寬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的條件方面,《決定》將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在中國境內的開業年限要求由3年以上改為1年以上,不再要求提出申請前2年連續盈利,並規定外國銀行的1家分行已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的,該外國銀行的其他分行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不受開業時間的限制。“從理論上來講,《決定》降低了外資銀行在華設立分行的門檻,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資銀行設立分支機構的積極性和可行性。”業內專家指出,總體而言,鬆綁而降低設立分支機構門檻實質所能引發的效應則還有待觀察。“在目前這個階段,監管層放寬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條件對在華外資銀行有更直接的促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主動性和靈活性,為有效開展人民幣存貸款業務提供了便捷條件,也有利於外資銀行進一步拓展市場。”上述專家指出。

  事實上,不少媒體稱,除了今年新年伊始即開始實施的《國務院關於修改的決定》之外,近兩三年來監管層對外資銀行在華經營及發展的各種限制逐漸進行鬆綁,並呈現明顯的加速之勢。“在過去兩三年間,監管層對外資銀行的監管態度較前幾年有很大的差別。”一位外資銀行人士表示,“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中國的監管機構一度對包括外資行在內的銀行的監管愈趨嚴格,一些業務的開展都需要事先向監管機構進行審批或報備。而近兩三年則放鬆不少,很多事情越來越便利了。”

  外資行抬高利率佔據市場?

  8%的利率確實高於市場上的同業價格,但設置的限額很可能是營造一種銷售的噱頭,由於目前其在內地的市場份額並不大,因此其現在主要的目的是推廣。

  記者獲悉,近日,有外資銀行打出8%的定期存款利率招牌招攬生意,引起市場關注。但該産品全國限額16800份,且投資金額最大3000元。事實上,隨著去年11月22日央行降息後不再公佈5年期零存整取基準利率,各家中資銀行也開始蠢蠢欲動調整價格。

  央行2014年11月22日降息的同時,決定不再公佈5年期定存基準利率,由銀行自主確定。有外資行近期宣佈將零存整取5年期執行利率調整至6%—8%,遠高於目前3%左右的同業標準。記者從該行提供的産品説明書看到:“我行于2015年1月8日發行新的零存整取存款産品。起存金額5~3000元(含),1人辦理享受年利率6%,2人同行辦理優惠利率8%。”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8%的利率引發了轟動,但該零存整取産品也設置了限制,如活動僅限量全國16800份,存款起點是5元,但最高限制在3000元。分析認為,8%的利率確實高於目前市場上的同業價格甚至是理財産品,但設置的限額很可能是營造一種銷售的噱頭,由於目前其在內地的市場份額並不大,因此其現在主要的目的是推廣。

  不過,由於近期在不同的地區,陸續爆出有地方小銀行為了拉存款,在5年期檔上,給出了5.5%以上的存款利率,讓銀行間競爭繼續加大。“隨著市場的調整,預計未來中小銀行甚至大銀行都會進行調整。”某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央行此次放開5年期以上的定存基準利率,也是利率市場化的一次試水,但是隨著市場的開放,預計未來銀行間也會在這方面做文章進行調整。”

  “我們預計,未來監管層"鬆綁"外資行的速度會繼續加快,範圍也會愈來愈廣。”上述外資銀行人士表示,“在中國的金融改革不斷提速並與國際日益接軌的環境下,讓更多的外資金融機構參與進來以及提高他們的參與度,是必須的。”

  與此同時,有銀行業研究員認為,儘管市場上出現不少“狼來了”的新號,但此舉更多是對中國銀行業利大於弊。“近年來外資銀行在我國市場中各種水土不服已成常態,各層監管限制因素固然是一方面,但市場發展階段,商業理念和人文環境的不同亦是主因。此次提出的境內機構設立和人民幣業務準入門檻降低與9月份銀監會取消外資銀行"一城一行"限制及開辦電子銀行等十多項行政審批事項相呼應,使得外資銀行從監管上拉近了與中資行的距離,本土化的加速對中國市場的"滲透"有望增強。”“門檻的降低、條件的放寬,並不會引發外資銀行到中國境內市場開設分行的大潮,也不足以直接促進外資銀行業務的顯著進步。”不過,在上述專家看來,“監管層"鬆綁"外資銀行的關鍵意義在於向市場釋放了積極的信號,在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進駐中國市場之外,也鼓勵已“法人化”多年的外資銀行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外資銀行準入放寬對內資銀行競爭格局影響"微乎其微",但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有利於提升內資銀行競爭水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