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商業銀行補充資本動作頻頻 小銀行壓力較大

  • 發佈時間:2014-12-29 00:32: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陳瑩瑩  責任編輯:胡愛善

  2014年下半年以來,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方面“動作頻頻”,多家上市銀行近期發佈公告稱擬發行優先股,更有多家商業銀行共計推出33隻二級債發行計劃。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分析,商業銀行盈利增長對貸款的過度依賴導致銀行需不斷擴充資本,但發行債券的利息支出、資産品質下行的準備金使得銀行盈利承壓。

  多渠道補充資本

  進入12月,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的步伐不斷加快。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的優先股相繼于12月18日、12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浦發銀行優先股掛牌,計劃發行總數不超過3億股,其中2014年發行數量不超過1.5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0億元,其中2014年募集資金不超過150億元。興業銀行擬發行的優先股總數不超過2.6億股,總額不超過人民幣260億元;其中,2014年發行優先股總數1.3億股,總額130億元。

  北京銀行也于12月9日晚間宣佈,擬非公開發行優先股不超過1.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50億元。北京銀行方面表示,此次發行有利於充實公司資本實力,對公司保持資金流動性、促進業務健康持續發展、提高自身盈利水準和抗風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的熱情不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商業銀行推出共計33隻二級債發行計劃。12月19日,恒豐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總規模為80億元二級資本債,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的二級資本。本期債券發行總規模為80億元,為10年期固定利率債券,第5年末附發行人贖回選擇權,票面利率為5.99%。成都農商行、營口銀行也于12月22日分別公告稱,定於12月25日發行一期二級資本債券。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服務部主管合夥人容顯文表示,“中資銀行盈利對貸款增長的過度依賴導致銀行需不斷擴充資本。”

  中行財務管理部負責人卓成文表示,國外市場相對發達,資本補充手段較為多元化,優先股、永續債等産品是較為成熟的資本補充工具,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構成相對單一。通過發行優先股和二級資本債補充資本,是應對銀行業監管提出的更高資本要求的需要。更為重要的是,可以獲得更高效的資本結構和多元化的資本補充渠道。

  小銀行壓力較大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47%,資本充足率12.93%,資本充足狀況相對良好。但考慮到監管底線要求和銀行自身發展需求,銀行的資本水準有待進一步提高,資本結構急需優化,使資本狀況保持在合理水準。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對於大中型商業銀行而言,地方性銀行的資本補充壓力尤甚,他們只能積極尋找多元化的資本補充渠道。“銀行業整體資本壓力不小,一方面是資本的監管要求提升,另一方面是自身快速擴張的需要,單純依靠內生性增長是不夠的。其中,股份行、城商行等發展快的銀行資本補充的壓力更大。”近期有媒體報道稱,齊魯銀行已向銀監會遞交了掛牌“新三板”的申請材料。河北邯鄲銀行董事長鄭志瑛曾公開表示,該行迫切希望儘早登陸“新三板”。

  華泰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林博程指出,“如果不登陸資本市場,銀行要補充資本金,只能通過非公開定增以及股東注資。這種方式難度很大,股東大都希望從資本市場融資,同時原股東可獲得退出機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