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年底衝時點攬儲再現江湖:"起步價"高達千萬元

  • 發佈時間:2014-12-23 07:53:0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 歆  責任編輯:孫毅

  國有大行單個分行的資金缺口可能高達數十億元,而股份制銀行的需求也以億元計,城商行、農商行的資金需求通常為數千萬元至數億元,而一些農信社則“大小通吃”

  “考核猛于虎”!

  銀行業從業者發出的這一聲嘆息雖然並非首次,但是在2014年銀行業面臨空前的存款流失壓力時,這一聲嘆息則包含了更多的含義。

  “我們的一手資金大約有18億元,金額太小的口子不操作,起步價也得是千萬元量級的”,一位地處浙江的資金掮客在《證券日報》記者暗訪時表示,“一般來説,我們對接的銀行口子金額都在5000萬元以上。”

  存款爭奪加劇

  銀行“內訌”

  華南某省份監管部門負責人日前講述了一則有關兩家銀行“搶存款”的故事,當事銀行雙方都覺得自己是被對方“挖角”,最終,雙方將架打到了監管部門面前。

  這讓人想起了著名的聖經故事,兩個女人爭奪一個小嬰孩,均宣稱自己是孩子的母親。雙方爭執不下,很難處斷。最終,所羅門王憑藉自己的智慧判斷出了孩子的親生母親。

  不過,銀行爭奪存款的故事卻很難簡單斷定是非曲直,有關存款爭奪的故事甚至還會繼續上演。“事實上,由於同業競爭得太激烈,現在銀行之間的主動監督和舉報也愈演愈烈”

  近日,有關年末存款衝時點的資訊驟然增多,資金需求的規模大多都以億元為單位計量。記者在某社交群裏觀察,近幾日以銀行或仲介口吻發出來的資金需求,上至國有大行,下至偏遠地區的信用社,國有大行單個分行的資金缺口可能高達數十億元的規模,而股份制銀行的資金需求也是數以億元計;城商行、農商行的資金需求通常為數千萬元至數億元的規模;而一些農信社則“大小通吃”—既尋找數百萬元的個人資金,也尋找以億元為單位計算的大型企業資金。

  上述資訊涉及的地域分佈則甚為寬廣,包括江浙地區、兩廣地區、雲貴地區、湖南湖北、河南河北以及安徽、江西、四川、陜西等地。

  其中,身處山東的掮客劉先生一口氣報出了多個銀行的資金需求(主要為定存類),合計需要的資金上限高達470億元。

  “目前跨年度衝量資金的價格還是比較穩定,時間比較短的貼息大多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之間,當然不同地區、不同銀行以及所需資金的量級不同會導致貼息價格不同,但是大體上還是有基準可以比較的”,資金掮客王先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位王先生自稱正在為某國有大行尋找年底的衝量資金,12月29日打入即可,1月4日資金可以離場,“由於國有大行的資金安全性比較高,目前剩餘的額度也不太多(大約2000萬元),貼息為千分之三”。

  正是由於銀行在重要時點對於資金的迫切需求,部分資金方已經不滿足於在其資金額度內與銀行合作,而是選擇了高杠桿的方式反覆質押融資。

  記者注意到資金掮客發佈的一條攬儲資訊:“貨真價實的一手一般企業款,尋求只針對存款考核指標的半年、一年真實純陽光定存口子,存單允許質押、存款銀行開人民幣進口信用證(或一年期電子銀票),利息前置;另外,銀行固定收益類理財、信託産品也可以做,前提同樣是收益前置,允許質押”。

  將上述資訊翻譯得更通俗一點就是,資金方尋找銀行貼息口子,但是前提要求是存單可以質押、能夠開進出口信用證等,並且貼息部分的利息銀行要在合作之初就兌付給資金方。

  為什麼資金方如此看中存單質押,甚至還表示貼息低也可以呢?答案在於存單質押可以利用杠桿“製造”存款。

  假設客戶在銀行有一筆10億元的存款,客戶可以在銀行的配合下利用存單質押再貸出一筆9億元左右的貸款,資金繼續存放在該銀行,從而將原本的10億元存款變成“19億元存款+9億元貸款”,如果繼續抵押,存貸款數字都還將繼續放大。

  據了解,由於存單質押貸款的貸款利率一般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檔次貸款利率執行,還可視借款人情況適當下浮,且借款人可提前歸還貸款本息,提前還款按原借貸雙方簽定的質押貸款合同約定利率和實際借款天數計息,因此資金方貸款的實際利率並不會很高,但是其製造出來的存款規模卻可以數倍于自身的資金量。

  存貸比考核猶存

  從業者“壓力山大”

  “銀行的總行和分行層面每年年初就會對支行網點儲蓄存款的增長下達指標要求,而且這個要求通常是讓人覺得不太容易完成的,所以銀行網點或客戶經理的攬儲壓力都比較大”,一家大行北京地區某支行的副行長對本報記者表示,“在關鍵時刻能夠幫助銀行存款衝量並完成任務的,通常並不是個人儲蓄資金,而是企業的對公存款。”

  “今年監管層推出的存款偏離度考核對於對公業務的攬儲影響特別大”,某股份制銀行江蘇省某地的支行副行長對記者表示,“由於偏離度考核的規定允許的偏離範圍比較小,對公業務存款的操作難度確實很大,存款構成以財政存款、大型企業存款為主的機構網點還比較好,平時主要靠‘幫忙資金’衝時點的機構網點很難精確控制偏離度。”

  “作為中後臺人員,我們雖然也經常加班,但是與前臺的業務人員相比壓力還是小很多,‘考核猛于虎’不是玩虛的”,一位城商行的中層行政人員近日也對本報記者表示。

  銀行制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考核任務也實屬無奈。截至9月末,16家上市銀行的銀行存款總額為75.62萬億元,較今年中報的77.13萬億元,減少了1.51萬億元,降幅達1.97%,其中,有13家銀行存款減少。此外,16家上市銀行中,有10家銀行三季度末的存貸比已經超過70%,甚至是逼近75%的監管“紅色警戒線”,即使是國有大行也未能免俗的面臨著存貸比臨界的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取消和調整存貸比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是由於對於存貸比制度的重大改變要涉及修改《商業銀行法》,因此即使單從程式上來看,存貸比考核也不可能在徹底廢除。

  股市和網際網路

  聯袂“挖角”

  從今年四季度的情況來看,存款“搬家”的去向主要有兩大方向——網際網路金融和A股市場。

  網際網路金融的“吸金”能力毋庸置疑。以餘額寶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寶寶們進入了穩定增長期,雖然不像去年那樣“一日千里”,但是“鐵粉”眾多,仍是銀行最頭痛的對手。對於銀行來講,收益率大多在10%以上的P2P是理財産品更為可怕的對手。《證券日報》記者日前親歷一場P2P公司的投資者見面會,令記者驚訝的是,參會的投資者並非以80後、90後為主,四、五十歲的投資者佔據了大多數,而甚至有已經退休的老大爺也能與該P2P公司的風控總監深度溝通近一個小時。

  不過,就連P2P公司也承認,就收益率而言,目前股市才是最吸引投資者的。

  “股市回暖,對於我們的業務甚至都已經産生了影響”,某行業排名在“TPO 5”的P2P公司總經理表示。

  12月上旬,滬深兩市成交突破一萬億元大關,刷新歷史紀錄,股指也突破了3100點大關,投資者自然深受鼓舞。很多券商不少休眠已久的賬戶最近復蘇活躍,新開戶也持續增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12月9日公佈,前一週滬深兩市新增A股開戶數597487戶,環比增加61.75%,該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2433.63萬戶,環比增加20.04%。

  “目前股市賺錢效應明顯,資金肯定要流入股市一部分。每次股市好轉時,理財産品銷量都會放緩”,一位股份制銀行的理財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