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外資銀行準入降門檻:這一次真是狼來了

  • 發佈時間:2014-12-23 02:31:20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 金融觀察

  隨著外資銀行機構增多,必然會把管理規範、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務産品、業務發展比較成熟的模式帶到中國,從而對中資銀行形成較大影響力,更會迫使中資銀行進一步把服務重點轉向實體經濟,從而扭轉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不利局勢。

  國務院12月20日公佈《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國務院此舉,無異再次給傳統銀行業投放了一枚重磅炸彈。

  早在13年前——2001年的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WTO)之時,外資銀行入華就被形容為“狼來了”。但由於之後對外資銀行準入和經營人民幣業務規定的條件較為嚴格,致使外資銀行無法享受與中資銀行同等“國民待遇”,造成外資銀行發展持續緩慢。

  《決定》中指出,對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設立分行,不再規定其總行無償撥給營運資金不少於1億元的最低限額,可根據業務需要自行有效配置營運資金,大大提高了外資銀行設立分支機構可行性。尤其取消了設立代表處作為設立分行的條件,外資銀行設立自由選擇度更大,會觸發新一輪外資銀行設立熱潮,能推動外資銀行機構大幅擴張。

  而更多外資銀行落戶中國,將能夠有效改善中國銀行業結構,提高銀行業整體服務效率,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高效、貼合的金融服務環境。

  此外,《決定》還放寬了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條件,由原來3年改1年,且不對盈利進行要求,外資銀行只要有1家分行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其他機構可不受開業時間限制,大大提高了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的主動性和靈活性,為有效開展人民幣存貸款業務提供了便捷條件,可極大地拓寬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相互交流和合作平臺;且外資與中資銀行相互開展人民幣業務,既可深化銀行業對外開放,有利於更好地發揮外資銀行積極作用,促進國內外銀行業在資金、技術、産品和管理方面進一步融合,也可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提升我國銀行業服務和管理水準。

  隨著外資銀行機構增多,必然會把管理規範、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務産品、業務發展比較成熟的模式帶到中國,從而對中資銀行形成較大影響力,更會迫使中資銀行進一步把服務重點轉向實體經濟,從而扭轉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不利局勢。

  在居民儲蓄存款分流日趨嚴峻形勢之下,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使本已競爭激烈的存款市場更加“白熱化”。同時,中資銀行在與外資銀行競爭中,在信貸管理、經營指導思想、服務方式或金融産品等方面處於相對落後狀態,經營服務軟肋和缺陷也將暴露無遺,有可能會使部分優質客戶流失,從而進一步影響中資銀行信貸資産品質和盈利能力,這對中資銀行也將是“致命打擊”。

  相比于13年前的那一次“狼來了”,這一次外資銀行的加入,將會進一步使得本已經被網際網路金融圍攻的傳統銀行業加劇競爭。這一次準入門檻的降低,將可能是真的“狼來了”。

  □莫開偉(財經評論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