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鋼貿不良貸款三季度達到峰值 訴訟高潮漸退

  • 發佈時間:2014-12-09 02:30:3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 歆  責任編輯:孫朋浩

  上海法院網開庭公告顯示,12月份涉及鋼貿的訴訟大約為200件,較三季度的月均規模降低約三成

  編者按:時間,如白駒過隙。2014年,銀行業悲劇喜劇交替上演,不論主演是行業大腕還是持牌新人,不管劇情是在意料之中還是情理之外,2014年銀行業的大電影確實精彩紛呈。今日起,《證券日報·銀行業週刊》將連續盤點銀行業2014“匆匆那年”的精彩與無奈,八大電影已排好檔期,敬請火速入場“觀影”。

  曾經對銀行業貢獻大量利潤的鋼貿業如今成為了銀行資産品質的噩夢,變了形的鋼貿究竟會在銀行的財務報表上留下怎樣的2014,答案即將揭曉。

  對於銀行業的2014年來説,“鋼貿”這個看起來並不時尚的詞語卻貫穿全年。在今年三季度高峰時期,上海法院每個月20余個工作日中涉及20多家銀行、逾300件相關訴訟的數據確實有些觸目驚心。

  不過,《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此類案件的數量較三季度出現了明顯縮減。上海法院網的相關開庭公告顯示,12月份全月,涉及鋼貿的訴訟大約為200件,較三季度的月均規模大致降低了三成,不過涉及銀行的數量仍為20家左右。

  “浙江省的不良貸款主要産生於鋼貿和光伏業,目前鋼貿業的不良貸款還沒有充分釋放,仍處於暴露過程中,但是鋻於銀行的清收和處置,目前情況已經企穩,不良貸款應該已經在三季度達到峰值”,某股份制銀行杭州分行小企業中心總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滬地三季度月均

  300件鋼貿訴訟

  今年以來,雖然偶爾會有一些新暴露出風險的行業“搶頭條”,但是持續發酵的訟訴案件一直在提醒,鋼貿類不良貸款仍然是銀行資産品質方面最嚴重的痛點。

  據《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上海法院網相關公告進行統計,在今年三季度,每個月有大約300件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等待開庭,涉及20余家銀行,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乃至村鎮銀行和外資行六類銀行。而此前的今年一季度,此類案件每個月的數量大約為一、二百件。

  據了解,上海鋼材貿易約佔全國十分之一,這裡的三萬家鋼貿企業中80%為福建籍,其中又以周寧人居多。福建省周寧縣上海商會官網2014年僅有的一條商會公告是關於該商會與上海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達成的對福建周寧籍信用卡透支逾期客戶實施優惠還款政策。

  此外,由於債務人因透支信用卡被刑事拘留的消息屢有曝出且頻率增加,該商會還曾特意組織了“信用卡透支風險防範及應對措施”專題講座,畢竟商會會員對於可能因信用卡惡意透支被刑事調查的擔憂頗為嚴重。更有法律界人士特意將應對此類案件的方法和步驟進行了系統整理,並在商會網站顯著位置“分享”。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年之前的2011年,該商會負責統計的是“回饋家鄉公益事業的捐款數字”。而且,按照該商會的估算,鋼貿行業比較景氣時期,其每年從銀行融資的成本合計約250億元(作者注:這其中應包括擔保公司手續費等,不過主要還是流入銀行的錢包),“銀行與鋼貿業合作的過程中,銀行業取得了豐厚回報”。

  銀行財報中

  繞不開的關鍵詞

  正是鋻於鋼貿貸款的持續影響,上市銀行在財務報告中也多對其留有筆墨,甚至吐槽資産品質主要受其影響。

  交通銀行在半年報中表示,2014年上半年,該行資産品質變化受鋼貿業務和民營中小企業風險擴散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區的零貸業務,帶有較為鮮明的區域和行業特色。上半年該行繼續加強鋼貿風險處置,通過總行管控小組大力推進鋼貿業務風險化解和緩釋,針對相關分行和項目的具體情況,“一戶一策”落實清收管控方案。上半年全行累計壓降鋼貿風險貸款人民幣21億元。

  浦發銀行在半年報中強調,“完善船舶製造、房地産、融資平臺、鋼貿和光伏領域名單準入管理,強化貸款封閉操作,有保有壓,加強高風險領域的風險控制”、“加強風險檢查隊伍建設,強化對鋼貿、房地産、融資平臺等重點領域的專項檢查”;平安銀行也表示,“受鋼貿行業影響,本行關注類貸款增長較快,但鋼貿行業貸款佔本行貸款比重很小,整體風險可控”、“截至報告期末,本行重組貸款餘額19.84億元,較年初增加12.67億元,增幅176.71%,新增重組貸款客戶主要是上海地區鋼貿企業。為應對今年以來不斷暴露的鋼貿行業風險,本行成立問題授信管理專職小組,加大對鋼貿企業的重組化解力度,逐步調整鋼貿行業結構,最終實現緩釋和化解鋼貿授信風險”;華夏銀行則表示,“持續加強産能過剩、房地産、鋼貿等行業、政府融資平臺等領域的運作監測和風險管控,促進業務平穩運作”。

  此外,此前民生銀行有關人士也曾表示,截至今年3月末,民生銀行全行鋼貿授信有300億元,主要集中在上海地區,該地區鋼貿授信餘額有168億元,不良貸款額4.98億元。

  被鋼貿業借貸危機殃及的不僅僅是商業銀行,上市公司新日恒力也曾連續發佈公告,稱該公司實際控制人肖家守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股權先後遭遇法院查封、凍結、輪候凍結。

  四季度風險暴露

  趨於緩和

  2014年的最後一個月,鋼貿訴訟仍然在上海法院排隊,但是其“隊伍長度”較三季度月均已經有所明顯縮減。

  上海法院網的開庭公告顯示,今年12月份,涉及鋼貿的訴訟大約為200件,較三季度降低了約三成,“企穩”是銀行和監管部門的共同判斷。

  地方銀監局的數據顯示,浙江全省今年新增的不良貸款中,一季度為97億元,二季度為60億元,三季度為19億元,新增規模明顯逐季減少。其中9月份更是實現“雙降”,不良貸款餘額比8月份下降了112億元,不良貸款率則下降0.18個百分點。浙江銀監局指出,不良貸款增勢已經趨緩。

  而銀行業人士也認可這一説法。上述小企業中心總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民間發佈的消息也顯示,不良貸款的産生已經穩住,再要往上衝確實不太可能衝得上去,也就是趨於比較平穩的狀態”。

  不過,捲入鋼貿訴訟的銀行的數量較三季度並沒有明顯減少,仍為20家左右。其中,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是“重災區”,而多家村鎮銀行也被捲入。在百度百科的描述中,“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准,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雖然鋼貿行業並不是村鎮銀行禁止準入的行業,但是二者似乎還是本應保留有一段距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