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係“寶寶”崛起 P2P平臺頻現“跑路”

  • 發佈時間:2014-11-12 08:26: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以餘額寶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理財在去年興起,短時間內吸引上千億資金涌入,傳統銀行遭遇了存款搬家之危。這場由餘額寶激發的全民理財熱潮,在今年演變出另一番局面。

  在被寶寶們席捲一通後的傳統銀行,2014年迅速展開攻略奪回失地,銀行係寶寶類産品和各類移動金融的應用産品層出不窮。目前銀行係“寶寶”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網際網路係“寶寶”,其整體收益水準也略勝一籌。

  理財産品的迅猛發展也帶來了新的隱患。銀監會在年初監管工作會議上確立了“由總行設立事業部,統一設計産品、核算成本、控制風險”的改革方向。光大資管部總經理張旭陽指出,下一步,要真正做到完全獨立,需要設立獨立的法人也就是資管子公司。

  同時,伴隨網際網路金融崛起而蓬勃發展的P2P,也成為了老百姓理財新渠道。野蠻生長背後風險日益突出。據報道,2014年以來P2P跑路平臺超過140家。

  規模

  理財産品十年達12萬億

  2004年被稱為“銀行理財元年”。時年2月,光大銀行推出國內銀行第一隻外幣結構性理財産品——陽光理財A計劃,正式拉開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大幕。截至2014年2月,銀行理財産品餘額達12.2萬億元,正好十年。

  截至目前,銀行理財的資産組合配置依然主要是債券、“非標”(非標準化債權資産)為主。以光大銀行為例,目前的資産配置比例分別為債權資産42.46%、融資類項目29.21%、貨幣市場工具16.60%、權益類資産11.73%。

  2004-2005年,銀行理財的創新主要是圍繞衍生品交易、資産證券化等。直到2006年3月,首只“非標”才誕生。2010年,期限錯配、資金池等模式興起,初衷是因為理財規模逐漸擴大存在操作難題,理財只投資一個“非標”存在集中度風險,所以要集約化運作。後來卻因此被質疑為影子銀行,飽受爭議。

  2013年8月,銀監會下發《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即“8號文”,對銀行理財投資“非標”比例做出了限制,清理“資金池”模式。

  銀監會規定比例並能保持流動性需求的期限錯配並不是資金池模式的原罪,規範資金池模式並使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在於是資金池模式理財産品能夠按照凈值型而非預期收益率發行。

  如何擺脫銀行理財“剛性兌付”,也成為了接下來各家銀行思索的問題。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表示,理財業務改革的關鍵,從根本上講,是要按照國際通行原則,建立風險防範隔離墻,實現理財業務機構和運營、存貸款業務機構和運營的徹底分離。

   改革

  “衝時點”理財産品隱退

  每年的季末時點,銀行間通常都會上演一場“攬儲大戰”。今年三季末卻未見硝煙,取而代之的是不容忽視的存款流失壓力。

  數據顯示,三季度末,16家上市銀行存款總額合計為75.61萬億元,與半年報的77.13萬億元相比,流失1.52萬億元,降幅達1.97%。

  今年9月11日,銀監會、財政部以及央行三部委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236號文),要求商業銀行的月末存款偏離度不得超過3%,並嚴禁商業銀行通過高息攬儲吸存、通過理財産品倒存、通過同業業務倒存等手段對存款“衝時點”。

  此前,選購“衝時點”理財産品成了投資者購買銀行高收益理財産品所掌握的必殺技。“236號文”出臺後,這樣“月初低,月末高”的軌跡被打亂了。

  16家上市銀行中,“全球最賺錢銀行”——工商銀行成為存款流失大戶。財報顯示,工商銀行三季度存款餘額減少3884億元。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的存款餘額也都出現下降。

  平安證券分析,過於嚴厲的監管新規導致銀行在季末衝存款時點的衝動大大降低,對銀行一般性存款的影響超出了之前的預期,存款的下行導致銀行不得不收縮在資産端的配置規模。對於銀行一線人員來説,拉存款的壓力並未緩解反而還在加大,只是從以前的“衝時點”攬儲變成了“天天攬儲”。

  面對嚴厲的監管環境,銀行也在尋找存款和貸款相適宜的增速。

  建行高管曾表示,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存款的確是越來越難了。建行今後將爭取真正有技術含量的存款,為客戶提供各種綜合服務,最後形成存款和貸款,而不是簡單地“衝時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此前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銀行平時之所以拼命在月末衝時點,是為了在增加存款的同時,放出更多的貸款。由於商業銀行存在存貸比(貸款/存款不得超過75%)考核,如果存款基數不夠大,會造成貸款數相應減少,甚至會損傷實體經濟。

  熱點

  “寶寶們”收益遭遇滑鐵盧

  今年“寶寶”類産品經過一番雨後春筍的時期後,全體面臨收益滑鐵盧,而銀行的理財産品則在收益方面逐漸佔據優勢。

  轟轟烈烈的“寶寶理財”大熱給大眾“狠狠地”普及了一把理財知識,隨著越來越多網際網路理財産品的推出,大眾也從開始的眼花繚亂回歸了理性。

  今年年初,一些銀行開始自我革新,動手切自己的奶酪。從工商銀行推出天天益産品開始,銀行係的寶寶軍團迅速擴容。

  截至2014年10月20日,目前推出寶寶類現金管理産品的銀行已有18家,銀行係“寶寶軍團”在近一年內迅速壯大。國有大型銀行方面,除了農行尚未推出該類産品外,中行的活期寶、工行的薪金寶、交行的快溢通、建行的速盈均已上線。

  隨著銀行、基金公司、網際網路公司的紛紛參戰,曾經動輒6%甚至7%的預期收益率已經成為過去。目前不管是銀行係寶寶還是網際網路係寶寶,其收益率都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

  事實上,在規範理財管理、打破剛性兌付監管和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的雙重夾逼之下,銀行理財市場正悄然生變,凈值型理財産品正在成為銀行理財産品轉型的趨勢和方向。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這是市場倒逼的結果。雖然目前網際網路金融仍未撼動銀行的主流地位,但如果銀行不搞網際網路金融、不做産品創新,未來受到的衝擊就會很大。未來商業銀行“觸網”創新將成為趨勢。

  同時,伴隨網際網路金融崛起而蓬勃發展的P2P也成為百姓理財新渠道。據網貸之家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P2P網貸行業成交量為818.37億元,網貸貸款餘額476.61億元,平均綜合利率為20.17%,平均期限為4.75個月;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有1184家P2P網貸平臺,借款人為18.9萬人,投資人44.36萬人。

  誘人數據的背後伴隨著風險開始不太可控。根據媒體公開報道,僅2014年以來,P2P行業跑路平臺就已經超過了140家。(記者 郭永芳)

  大事記

  ●2014年1月

  銀監會發佈《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試行)》,加強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

  ●2014年2月

  銀行理財餘額達12.2萬億元,距離第一個理財産品發行整十年。

  ●2014年3月

  餘額寶規模超過2500億元,客戶數超過4900萬戶。天弘基金由此成為國內最大基金管理公司。

  ●2014年5月

  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管理局等五部委聯合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促進同業業務規範健康發展。

  ●2014年8月

  銀監會創新部副主任楊曉軍透露,對P2P的監管細則將於下半年或明年初推出,監管導向為“明定位”、“不碰錢”、“有門檻”、“重透明”和“強自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