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房地産變局催生信貸風險 16家銀行不良貸款劇增

  • 發佈時間:2014-09-01 08:0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原標題:房地産變局催生信貸風險 16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劇增

  16家上市銀行已全部交出上半年成績單。從實現利潤來看,16家銀行今年上半年凈賺6854.84億元,平均凈利潤增幅為13.85%,這一幅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個百分點,在市場意料之中。與之相伴的是,銀行資産品質下行壓力增大,16家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都較上年末有所增加,其中15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有所上升。

  多家銀行的高管認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狀況未明顯緩解,局部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加速顯現,下半年,銀行控制信貸資産品質下滑的壓力仍然較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房地産成為了區域性風險擴散的隱患。部分地區房價出現變化和三四線城市房貸過熱,導致銀行貸款出現一定逾期或者淪為不良。

  儘管各家銀行的房地産行業不良貸款率不高,但已引起業內注意的是,“棄房斷供”和房産抵押物貶值風險已被銀行所警惕。農行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田繼敏透露:“受累于江浙一帶鋼貿情況,當地個人按揭貸款出現棄房情況,今年上半年個人住房按揭不良貸款餘額較年初增加了2.2億元。從區域看,一二線城市的房貸品質問題不大,但三四線城市房貸有過熱現象。”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在內蒙古、江蘇、浙江、福建等原本投資投機性購房較為集中的區域,今年均出現業主主動“斷供”按揭貸款的現象,鋼貿、採掘業等企業,以及可貿易程度高的批發零售小企業,受累資金鏈斷裂的壓力“棄房”。同時,部分地區房價波動,企業的房産抵押物貶值,拖累銀行不良貸款難以處置。

  “截至2013年末,主要銀行的房地産貸款及以房地産為抵押的貸款,在各項貸款中的佔比為38%。”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不久前指出,國內經濟下行,房地産價格回落,出現經濟增長乏力、投資回報下降等情況,迅速波及銀行體系,銀行貸款隨之過度緊縮甚至凍結,形成中國式“押品(房地産)-損失”螺旋,加劇了金融和經濟波動,上述主要風險因素均造成不良貸款上升。同時,部分行業利潤下滑,淘汰過剩産能,企業間互聯互保融資問題,以及銀行自身風險防控等因素,也加劇了不良貸款的集中爆發。

  銀監會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6944億元,較去年末上升1023億元,已經超過2013年全年不良貸款增加規模的992億元;不良貸款率1.08%,較2013年末增長8個基點。僅16家上市銀行今年上半年的不良貸款就激增了770.72億元,佔銀行業新增不良的比重高達75%。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産能過剩行業風險向上下游産業蔓延,以資源型企業為代表的一些大中型企業在上半年也發生了違約;貿易融資風險由鋼貿擴展到其他大宗商品貿易領域;鋼貿貸款不良繼續暴露的同時,煤炭、銅和鐵礦石等大宗商品流通環節融資風險也在浮出水面;部分小微企業尤其牽涉互保鏈的風險進一步蔓延。

  中行副行長張金良表示“報告期內,中行新增的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的製造、批發及交通等行業。不良貸款反彈是業內普遍需要面對的難題,下半年信貸仍有壓力。將繼續加強排查力度,鎖定高風險領域和客戶,加強針對房地産行業、地方政府平臺的全口徑風險管理。”

  “除了宏觀經濟的原因,過剩産能行業的去産能過程是當前不良形勢發生又一重要因素。”浦發銀行風險政策部總經理趙先信指出“此前在貨幣寬鬆之時,一些企業的過度融資在當前環境之下無法持續,這實際就是去杠桿化的過程。還有就是資産價格,特別是房地産價格的變化,都是導致當前行業不良增長的主要因素。”

  申銀萬國在近期的一份調研報告中指出,由於不良加速暴露,銀行信貸投放和結構優先考慮風險因素,而目前來看,大行投放節奏與年初計劃基本吻合,股份制銀行惜貸情緒明顯。

  有銀行業內人士指出,受經濟下行和利率市場化推進的影響,銀行凈利潤增速放緩和貸款品質風控將在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成為常態,不過,融資風險不斷暴露的情況下,政策引導銀行資金支援實體企業以及降低融資成本,在操作過程中有難度。後續政策面上,除了保持金融體系內流動性充裕外,還需要進一步推動銀行同業、信託、理財、委託貸款等業務改革,清理不必要的資金“通道”、“過橋”環節,縮短融資鏈條,這也是重要之舉。

  展望下半年銀行資産品質,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預計,下半年行業不良貸款將維持小幅雙升的慣性增長格局,受經濟增速影響産生的實體經濟風險仍將是不良貸款增長的主體部分,而商業銀行也將繼續加大對不良貸款處置和核銷的力度,年末不良貸款率可能小幅增長到1 .14%至1.19%的區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