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溫州民間借貸中心為何不成功
- 發佈時間:2014-12-01 03:34:13 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在百度上搜索“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出來的是其他金融機構的官網。這家號稱是溫州乃至浙江的首家民間借貸服務中心,似乎迷失了。
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於2012年4月26日正式營業,運作的核心是對民間借貸交易資訊進行登記備案。但據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透露,直至今年3月1日《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登記才逐步邁向正軌。
自今年3月1日至11月17日,溫州總共備案民間借貸4463筆,總金額55.51億元。據張震宇披露的數據,條例實施之前登記的只有30多億元,加起來有80多億元。而據估算,溫州的民間借貸總量現在大概有800億元,也就是説有高達九成的民間融資未能納入登記體系;而在已登記的融資中,也有將近一半沒有登記融資用途。關於不肯登記的主要原因,張震宇提到,大部分是因為害怕追繳20%個人所得稅。
根據規則要求,“單筆借款金額三百萬元以上的”、“累計借款金額一千萬元以上的”、“單筆借款金額二百萬元以上不滿三百萬元或者累計借款金額五百萬元以上不滿一千萬元,且涉及的出借人累計三十人以上的”,必須到平臺登記。但真正到平臺登記的寥寥無幾。
溫州民間借貸正規化嘗試的這項努力基本失敗,源於制度沒有跟上。如目前的民間高利貸,暗箱操作,無稅收之憂。一旦進入正規市場,由於明確開徵20%的利息所得稅,收入透明化就會減少20%的收入。絕大部分人不願意支付稅收。
如願意冒著支付20%稅收的風險,進入借貸登記中心交易,人們希望是風險較低的安穩收益。
按照《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也有一些信用控制手段,如“民間融資資訊服務企業開展業務時應當向民間融資當事人進行風險提示”,“民間融資資訊服務企業應當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真實、準確、完整,並建立保密制度,保護民間融資當事人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但違規成本較低,處罰上限20萬元,或者是募集資金的5%。
更重要的是,人們對平臺充斥不信任。平臺上沒有仲介機構,很難想像會有嚴格的風控。如果平臺信用評級造假怎麼辦?沒有辦法,甚至不需要信用評級,只規定借貸雙方真實披露即可——這是個充滿草莽氣息的初創平臺。
真正成功的平臺到底是怎麼樣的?
有大機構在背後作保底支撐。同樣是P2P行業,有平安集團支撐的陸金所受到追捧。這就像人們追捧大銀行一樣,並不是大銀行管理能力有多了不起,而是越大的銀行有越多的政府信用作背書。人們迷信大機構,是迷信政府信用,或者是迷信大到不能倒的神話。
或者是一些身經百戰的成功者。比如一些私募平臺,資金滾滾而來,門板都擋不住。人們看中的是某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投資明星。所以,巴菲特成為符號。一些公募基金也著力培養自己的符號式明星。
投資者需要平臺的理由,是需要真實資訊,是高效的撮合系統,是對合法財産安全的保護。
一個細節是,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登記的借貸中,有46%至47%沒有明確用途,選擇登記的原因也大多是因為非熟人借貸。當溫州脫離人情社會需要真實資訊,而平臺恰好能夠提供保障,平臺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