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15年來第一次銀行存款少了

  • 發佈時間:2014-11-04 07:35: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上市銀行三季報已經全數登場,雖然10%左右的凈利潤增速還算差強人意,但是存款的明顯下滑又讓市場深感不安。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16家上市銀行的銀行存款總額為75.62萬億元,較今年中報時的77.13萬億元,減少了1.5萬億元,降幅達1.97%,較2013年年末的70.42萬億元,增幅僅為7.38%。這種情況可以説是15年來首次出現。”

   數據

  上市銀行存款三季度“首現”下降

  統計數據顯示,三季度末16家上市銀行存款總額合計為75.62萬億元,這一數據與半年報的77.13萬億元減少了1.5萬億元,降幅1.97%。存款總額下降在近年來還是首次出現。

  具體來看,16家中有13家銀行三季度出現存款流失。流失絕對額最大的是工商銀行,三季度存款流失3884億元,緊隨其後的是交通銀行,流失2594億元,中信銀行排第三,流失1775億元。

  從流失比例來看,交通銀行和中信銀行最高,三季度分別流失5.93%和5.81%。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的流失比例也達到了4.5%和3.8%。

  從存款結構上看,流失率最高的是“個人活期存款”,交通銀行三季度個人活期存款流失471億元,與半年報相比下降了8.38%;而南京銀行個人活期存款流失比例最大,其三季度流失了47.65億元,環比下降了25%。三季度光大銀行和浦發銀行個人活期存量流失率也達到19.12%和12.36%。

  上市銀行的情況也印證了央行此前發佈的數據。9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112.66萬億元,而6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113.61萬億元,不難算出,第三季度,全國人民幣存款減少了9500億元。

  內情

  監管新規不讓銀行衝時點

  一到季末、年中和年末,各銀行為應對考核和做出漂亮的報表,使出各種手段拉存款,讓存款數瞬間飆升,次月又如潮水般退去。這種“衝時點”的怪相從2008年以來已成為中國銀行業的一道“特殊風景線”,在全世界都極其罕見。

  2014年開始,這種情況進一步加劇:1月末存款比上年末減少0.94萬億元;3月末存款比上月末增加3.66萬億元,4月末即環比減少0.65萬億元;6月末存款比上月增加3.79萬億元,7月末環比再次減少1.98萬億元。

  銀行為什麼要這麼做?中行原副行長王永利指出,商業銀行存款衝時點的目的是保貸款的較高增長。在我國,商業銀行貸款投放依然受到貸存比不得超過75%的限制。存款之所以在季末衝時點,而非每個月末都衝時點,主要是因為目前各方面對商業銀行存貸款的考核基本上都是以季度為主,特別是作為上市公司的銀行,按照規定需要每個季度披露一次資訊,這對季末達標的要求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這一現象既造成金融數據失真,也干擾了銀行的流動性管理和監管,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重視。9月12日,銀監會、財政部和央行發佈《關於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設置月末存款偏離率指標,並根據歷史數據及測算情況,要求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不得超過3%。

  平安證券銀行業研究員勵雅敏認為,存款流失主要是因為9月出臺的存款偏離度管理辦法對超過3%以上的偏離度懲罰過於嚴厲,導致銀行在季末衝存款時點的衝動大大降低。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今年的三季報是這一新規出臺後首次亮相的成績單,用9月末沒有衝時點的正常數據與6月末衝時點後的瘋狂數據對比,當然得出大幅下滑的結果。這一現象不具有代表性,還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此前在解讀前三季度金融數據時也稱,存款偏離度政策實施後,月末存款餘額將接近月度日平均餘額,而去年同期月末存款餘額則具有明顯的衝時點特徵。9月末,主要金融機構存款偏離度僅為0.9%,基本不存在“衝時點”現象;而去年同期則高達2.4%,具有明顯的“衝時點”特徵。因此,今年9月到明年8月如仍按照原來的方法計算貨幣供應量增速,貨幣供應量實際增速將被大幅低估,影響社會各界對經濟金融形勢的準確判斷。

  應對

  銀行想盡辦法保住存款

  存款是銀行的立業之本,為了在不違反監管政策的情況下保住存款,不少銀行想盡辦法截流。

  此前已有大行關閉了股份制銀行的POS機理財轉賬業務端口,嚴防存款搬家。另外,多家銀行對超級網銀的資金歸集的單筆額度進行限制。張女士去年利用超級網銀的資金歸集功能將丈夫的工資卡與自己的銀行卡掛鉤。只要丈夫卡上的資金額度超過1萬元,超出部分都自動進入張女士的賬戶,不論是幾千還是幾萬十幾萬。這個功能一直讓張女士非常省心。但是從今年年初開始,她發現轉賬數額變了,每天最多能轉5000元,一個月最多轉5萬元。張女士感覺非常不方便,但是銀行工作人員説系統就是這麼設定的,也沒有辦法。

  對於市場上一度大熱的網際網路“寶寶們”,銀行的額度限制也是“一緊再緊”。以微信理財通為例,目前支援理財通買入的14家銀行都設置了限額。其中,除了工行、交行、浦發、平安等單筆單日限額5萬元,其餘銀行的單筆單日限額都在3萬元以下,興業銀行單筆單日限額5000元。另外,工行、建行、浦發、上海銀行等還有單月的額度限制。

  專家觀點

  各類投資理財已成銀行存款有力競爭者

  針對目前的存款情況,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即使剔除了監管政策變化的因素,銀行存款增長乏力也將成為常態。

  在去年四季度,16家上市銀行已經出現存款增長緩慢的態勢,去年末16家銀行存款總額合計70.42萬億元,比去年三季末的70.27萬億多出1500億元。時隔九個月後,在存款偏離度政策的突襲下,存款增速終於由正轉負。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銀行存款下降已經成為一個“新常態”。“在利率市場化下,一個最大的‘新常態’就是銀行所面對的存款流失問題。2003年以來的十年間,中國銀行負債當中存款佔比整體上持續下降,從過去最高的84%下降到現在的76%左右。與此同時,各類投資理財迅速崛起,基金、券商資管、保險資管、信託、銀行理財等規模共計38.8萬億,相當於銀行存款規模的40%。它們都已成為銀行存款的有力競爭者。”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現在存款增速已明顯跟不上貸款增速。存貸比考核已越來越難以符合以市場化為導向配置資源的原則,逐步取消是大勢所趨。在存款偏離度考核下,銀行仍很難改變追逐存款行為。在該監管下,銀行存款吸收難度可能增加,不排除階段性存款增速進一步放緩、負債成本難以有效下降、從而限制信貸投放能力的可能性。

  連平指出,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重要一環在於商業銀行,而當前商業銀行正面臨著存款增速放緩、資金成本上升的問題,75%的存貸比考核也限制了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能力,對存貸比進行適當的改革有助於貸款利率的下行。

  本版文/本報記者 程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