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銀行密集再融資背後苦衷:要發展 先壘資本

  • 發佈時間:2014-08-18 03:37:07  來源:新華網  作者:蔡愷 孫璐璐  責任編輯:周悅

  2014年,銀行再融資計劃密集推出:一是優先股發行進程提速,二是難掩普通股再融資衝動,三是次級債密集發行。銀行密集補血也引發市場質疑:如此密集、大規模補充資本是否有必要?

  對此,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的幾位業內專家均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其中,平安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金融分析師勵雅敏表示,在經濟相對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銀行規模和風險資産的擴張會消耗資本,銀行要應對未來發展,必須提前規劃,儲備充足資本,“不可能等到資本充足率臨近監管紅線了才來考慮資本補充計劃。”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稱,目前約束銀行發展的“繩索”太多,資本充足率是最重要一條,各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僅勉強達標,都是“勒皮帶勒出來的”,只有至少高出監管標準一個百分點,才算達到安全邊際。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銀行補充資本歸結為利潤留存(內生資本)和外部融資(普通股、次級債、優先股)這兩個渠道。但是,其利潤必須分紅,無法留存太多,因此決定了我國銀行更多依賴外部融資。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上市銀行2014年~2016年的資本規劃後發現,不少銀行均對未來3年的資本水準設置了逐年小幅提升的目標。有銀行在資本規劃中稱,未來3年隨著宏觀環境和經營環境的變化,銀行盈利增速將有所放緩;同時,舊版次級債逐年遞減計入二級資本並對資本有所侵蝕,綜合考慮下,銀行的資本供給需要通過優先股、二級資本工具來補充,以及利用提高利差水準、提高資本效率等方式進行輔助補充。

  另外,還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不抓緊補充資本,不僅意味著銀行資産擴張速度下降,更影響到中國實體經濟發展。“銀行是百業之母,銀行的發展受限,‘穩增長’的全局目標就難以實現。”一位要求匿名的專家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