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銀行 > 信用卡 > 正文

字號:  

請人代辦信用卡被騙5萬元 到銀行辦卡根本不要錢

  • 發佈時間:2014-12-18 07:50:25  來源:重慶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年關將至,辦理信用卡的騙局有了新變種。

  家住江北區的劉某想辦一張高額度信用卡用於消費。他收到一條短信,對方稱可代辦高達50萬元的信用卡。不料,他辦卡後存錢“以示財力”,卡上近5萬元不見了,這才意識到上當。

  今年4月,劉某收到一個陌生號碼短信,對方稱可代辦高達50萬元的信用卡。劉某聯繫對方,對方自稱某銀行工作人員,可以幫人辦理高額信用卡,只要存入適當金額作為擔保即可。

  劉某在對方指定的銀行開卡,將對方手機號預留在客戶資訊一欄。

  之後,對方告訴劉某,他的信用等級不夠,如果存入5萬元證明經濟實力,就可以辦理50萬元額度的信用卡。劉某趕緊存入49900元以示財力。之後,劉某按照對方要求,將自己的身份證複印件和銀行卡複印件掃描後發給對方。

  接下來,劉某就興奮地等待著信用卡到手。不久,劉某無意通過ATM機查詢,自己銀行卡上僅剩100元,他立即報警。直到現在,犯罪嫌疑人仍未到案。

  劉某將銀行告到江北區法院,稱自己在未遺失銀行卡和洩露密碼的情況下被盜存款,銀行屬於失職應賠償損失。

  法院審理認為,劉某辦卡時未按要求如實填寫自己的聯繫方式,而是預留他人的電話號碼,並將個人身份證資訊及銀行卡資訊告知他人,存在重大過錯。銀行按要求核對了客戶的身份證號、銀行卡賬號、手機驗證碼等,並依據客戶的付款指示轉出資金,並無過錯,因此劉某銀行卡內資金損失不應由銀行承擔。

  近日,江北區法院判決駁回劉某的訴訟請求。

  代辦信用卡公司要收手續費

  重慶晚報記者調查發現,社會上出現了很多代辦公司,他們聲稱和銀行人員有合作,能走“綠色通道”辦信用卡。從網上搜索“代辦高額信用卡”字樣,就能搜到數十個網站,還有上百家代理公司和個人。

  一家高額度信用卡代辦公司稱,能直接和各銀行的業務經理、審卡中心審核員合作,僅需身份證複印件即可辦理,戶口不限。

  記者注意到,無論是網上的、發名片的、發短信的,這些代辦仲介的廣告幾乎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收費標準,辦理費數百元至數千元,手續費收取比例在2%-10%。

  記者致電招商、興業、工行等幾家銀行的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都稱沒有對任何公司和個人開辦“綠色通道”,客戶辦理信用卡唯一途徑是本人持證件、證明到櫃檯申請,或者在銀行的官網申請,根據個人徵信及信用核定信用額度。

  代辦信用卡多是騙局

  承辦法官稱,網上、電話、短信幫忙辦理高額信用卡,是一種比較新型的詐騙手段。嫌疑人掌握了銀行卡戶主的手機號碼、網銀、支付密碼等有效資訊,就能很輕鬆地將受害人賬戶裏的錢轉走。

  法官提醒,辦理銀行卡要綁定自身的手機號碼,很容易洩露個人資訊。辦卡人更不要將自己銀行卡密碼告訴他人,以免造成損失。

  隨著移動第三方支付平臺被廣泛應用,各種金融詐騙手段也層出不窮,手機和手機號作為重要信用憑證,要務必保持資訊安全。

  儲戶不可輕信所謂“內部人員提高信用額度、減免手續費、免擔保”等誘惑,金融機構也應給予儲戶充分的風險提示。

  記住這三點可防詐騙

  年關將至,辦理信用卡的騙局也層出不窮,重慶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多家銀行在大堂貼出告示,提醒客戶加以警惕,以免落入騙局。

  一是以任何方式申請辦理信用卡均不收取任何辦卡費用。若有辦卡人員要求提供保證金等各種名目的費用,要提高警惕。

  二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以虛假材料和資訊申請信用卡要承擔法律責任。銀行對可申請的額度都是根據申請人的真實材料核定,若有人稱可辦理超高額度信用卡,不排除使用虛假材料的可能。

  三是任何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均不會向客戶索要動態密碼、支付密碼,以及向客戶發送連結驗證等資訊。不要將個人身份資訊、動態密碼、支付密碼、卡片簽字處後3位數字等關鍵資訊洩露給他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