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央行再祭降息利器 提振經濟推利率改革新舉措

  • 發佈時間:2014-11-22 01:0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央行宣佈下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同時放寬存款利率上限至1.2倍。對此專家表示,今年央行政策不斷創新提升針對性和有效性,以應對國際經濟形勢的複雜多變,和國內經濟增速下行、結構調整、模式轉變的壓力。央行綜合運用多種金融工具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基礎上,保證經濟穩定增長,進一步推動産業調整。

   推進利率市場化 拓寬金融機構自主定價空間

  中國人民銀行11月21日公佈決定,自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本次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為時隔28個月來的首次調整。

  央行曾于2012年7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同年6月7日,曾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

  可以看出這是央行近兩年多第二次“非對稱”降息,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接受中新網金融頻道採訪時表示,本次降息並非“對稱降息”,央行想通過貸款利率下調,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而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的上調則是央行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

  央行負責人也表示,這是自2012年6月存款利率上限擴大到基準利率的1.1倍後,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又一重要舉措。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後,若商業銀行用足上浮區間,則上浮後的存款利率與調整前水準相當。同時,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空間也進一步拓寬,有利於促進其完善定價機制建設、增強自主定價能力、加快經營模式轉型並提高金融服務水準,同時也有利於健全市場利率形成機制,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創新式貨幣工具 體現“定向”到“定點”

  中國人民銀行本次靈活的調整了存款利率上限,是近兩年在金融創新上的重大舉措。央行負責人也表示,此次利率調整採取了非對稱方式,擴大了存款利率上浮區間,簡化了基準利率期限檔次,創新了宏觀調控方式,推進了利率市場化改革。

  而央行對貨幣工具的操作同樣在不斷創新,11月6日公佈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證實,央行9月份創設了中期借貸便利(MLF)。9月和10月,央行通過MLF向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較大規模的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等分別投放基礎貨幣5000億元和2695億元。

  其實早在2013年初,中國人民銀行便借鑒國際經驗,創設常備借貸便利(SLF)。常備借貸便利是中國人民銀行正常的流動性供給渠道,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對象主要為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

  趙錫軍表示,在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國內經濟面臨增速下行、結構調整、模式轉變的壓力下,央行綜合運用多種金融工具綜合“定向”到“定點”,在保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基調下保證經濟穩定增長外,進一步推動産業調整。

  趙錫軍解釋道,央行政策綜合“定向”到“定點”,“定向”是指對不同領域的調整,“定點”是在不同的時點推出政策。這次針對融資成本的降息,體現央行針對目前金融領域裏的困難、矛盾,提出政策、對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