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新市民交出首份成績單。中國銀保監會近日披露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2家銀保監局會同省(區市)相關部門出臺了專項支援政策,1798家銀行保險機構共有2.88萬個金融産品覆蓋新市民。
這是今年3月份央行與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來,監管部門首次對金融服務新市民情況披露數據。此外,多地監管部門通過引導金融機構開展幫扶行動,助力新市民從“落得住腳”到“扎得下根”,總的來看,相關服務舉措初見成效。
近段時間,由於疫情多地散發,部分進城務工人員、快遞小哥、貨車司機等新市民暫時遇到困難。此時金融機構對他們進行幫扶與紓困,為他們送上金融服務“及時雨”,不僅凸顯了金融服務的溫度,提高了服務質效,而且對於穩住宏觀經濟大盤、暢通國民經濟迴圈也有重要意義。今年上半年以來,銀保監會多次要求金融機構多措並舉提升金融服務質效,通過優化調整信貸産品等,持續擴大對新市民的金融服務供給。
目前,我國新市民群體擴張速度快、發展潛力大,而且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如何滿足新市民的金融需求成為金融機構的新課題。值得注意的是,新市民與原有的普惠金融服務群體有不少交集。眾所週知,普惠金融服務量大面廣,經過各方多年探索,取得積極成效。新市民的金融服務與普惠金融有重合之處,但也不盡相同。相關政策明確,新市民金融支援對象包括新市民群體和為其提供服務的企業,支援行業包括製造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等,支援場景分為消費、經營和住房三大類。
具體來看,新市民的金融服務需求與普惠金融存在不同之處,這就要求金融機構要有更多新作為。如果繼續沿用普惠金融的相關舉措服務新市民,恐怕難以達到各方期待的效果。
另外,在實踐中,還有一些待解決的難點堵點。比如,新市民信用資質不足、缺少有效抵押物,金融機構用傳統風控模式難以衡量其信貸資質。此外,這類群體金融需求具有小而散的特點,大型銀行出於成本收益、授信難度大等方面的考慮,存在“惜貸”“懼貸”的現象。
加大金融服務新市民力度,要立足業務的新特點,推動形成良性迴圈,重點在創業、就業等吸納新市民較多的領域利用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探索增信手段,深挖新市民金融需求,提供廣覆蓋、可量化、能落地的金融服務舉措,多措並舉降低新市民融資成本。除了提供融資服務外,有條件的金融機構還要注重新市民的各類技能提升的需求,提升其在城市落腳紮根的軟實力。
對金融業自身來説,服務新市民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需要。由於新市民缺乏穩定收入和抵押擔保,並非傳統金融的優質客戶群體,而伴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金融機構目前已能夠解決新市民的增信問題。這也意味著,金融機構在服務新市民群體上存在較大業務挖掘空間。對此,金融機構要抓住機遇,積極創新相關産品和服務,提高服務質效,爭取更大作為。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寶會)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