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印發的《關於開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 加強金融支援鄉村全面振興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實施金融保障糧食安全、鞏固拓展金融幫扶成效、金融服務鄉村産業發展等五大專項行動,發揮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激勵作用,鼓勵金融機構發行專項金融債券,支援涉農企業發行融資工具,持續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領域資金投入。
“五大專項行動聚焦鄉村全面振興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這要求金融系統優化資源配置,精準發力、靠前發力,切實加大“三農”領域金融支援,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通知》為金融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指明瞭服務的領域和努力的方向,同時也明確針對性的支援政策,有助於金融更好發揮服務功能,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水準,更好服務鄉村全面振興。
“強化貨幣政策工具支援,加強産業、財政、金融政策的協同,能夠為鄉村産業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認為,《通知》不僅有助於促進農業現代化,還能推動鄉村産業的多元化和升級,增強鄉村經濟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強化貨幣政策工具支援
近年來,人民銀行持續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合作,持續健全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政策、工具、組織、産品服務、考核評估五大體系,推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金融改革試點,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的意願、能力和可持續性明顯提升,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現代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逐漸完善。
目前,隨著金融支援鄉村全面振興工作不斷深入推進,涉農貸款逐步呈現出“總量擴、佔比升、利率降”特徵。人民銀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末,涉農貸款餘額60萬億元,同比增長12.1%,高於各項貸款增速3.1個百分點;截至5月末,涉農貸款餘額佔各項貸款餘額的比重為25%,較2021年末提升2.1個百分點;5月份,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利率3.67%,其中,企業貸款利率3.7%,較2021年全年平均水準下降0.91個百分點,處於歷史低位。
為強化涉農資金來源保障,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領域信貸支援力度,人民銀行設立了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精準滴灌工具,並且積極引導金融機構結合職能定位、業務特色,建立健全服務鄉村振興的內設機構,下沉服務重心,延伸服務半徑,提升鄉村振興服務水準,逐漸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競爭的金融組織體系。
《通知》再次明確要強化貨幣政策工具支援,提出“充分發揮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的激勵作用,引導信貸業務以縣域為主的金融機構積極支援鄉村振興。”《通知》還要求,要優化金融服務機制,並對大中型銀行、農村中小銀行機構、農村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工作重點進行了部署。
“各金融機構要持續優化服務機制,實現資源向縣域傾斜,更好滿足各類涉農主體多元化金融需求。”在董希淼看來,這是對我國長期以來城市優先、工業優先發展戰略的一種調整,要求我國的金融服務對象將從工業、城市逐漸向農業、縣域和鄉村轉變。在這個過程中,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要堅持金融科技引領,推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發揮金融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
拓展多元化金融服務
長期以來,金融支援鄉村振興的挑戰在於農業大多屬於投資週期長、回報低、風險高的産業,加之農業主體通常缺乏抵押物,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凸顯。針對這些問題,近年來,人民銀行鼓勵金融機構結合地方資源稟賦和産業特色,強化信用資訊共用運用,精準對接各發展階段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拓寬農村資産資源作為抵質押物的範圍,規範推廣供應鏈融資、主動授信、隨借隨還等模式,更好滿足涉農主體融資需求。
為進一步助力盤活農村資産資源,《通知》提出,支援有條件的地方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等農村産權抵質押貸款業務。用好動産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拓寬生物活體、養殖設施等抵質押物範圍,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樣化融資需求。落實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完善林業金融服務體系,支援金融機構增加林權抵押貸款和林業經營主體中長期貸款投放,參與林業碳匯項目儲備和開發利用。
“農村經營主體融資方面往往面臨標準抵押品缺乏、抵押品估值難、資訊不對稱、信用體系不夠健全,導致金融服務風險溢價較高,融資貴等問題突出。”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通知》推進金融機構結合農業農村經營主體特點,創新和拓寬抵押品範圍,有效緩解農村經營主體融資難題。
此外,《通知》對深化種業振興和農業科技金融服務進行了重點部署,提出要創新植物新品種權、種子種畜禽等擔保方式,推出一批針對性強、惠及面廣的信貸産品;支援符合條件的種業企業上市、掛牌融資和再融資,開展投資並購和兼併重組,助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等具體要求。
在葉銀丹看來,通過創新植物新品種權、種子種畜禽等擔保方式,為種業企業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融資途徑,這種創新有助於解決種業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使他們能夠更便捷地獲取發展所需資金。另外,支援符合條件的種業企業通過上市、掛牌融資和再融資,不僅能夠提升企業的資本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還有助於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獲取更多的發展資源,加快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
撬動更多資金流入農業農村
值得注意的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對此,近年來,人民銀行支援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券,拓寬可貸資金來源,支援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發行鄉村振興票據,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流入農業農村。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金融機構累計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券1672.5億元;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68家企業發行鄉村振興票據2192.52億元,其中,用於鄉村振興領域金額1017.35億元。
為進一步拓寬資金來源,《通知》進一步明確,要鼓勵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小微、綠色等金融債券,支援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發行資産支援證券、鄉村振興票據、鄉村振興公司債券等融資工具,持續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領域的資金投入。業內專家認為,這將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流入農業農村。
葉銀丹認為,通過金融創新工具撬動社會資本,可以激發農業農村市場的活力,促進農業産業鏈的延伸和價值鏈的提升。社會資本的參與有助於引入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創新模式,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和農民生活水準的提高。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