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銀行 > 理財産品 > 正文

字號:  

理財詐騙花招不斷 銀行為您支招

  • 發佈時間:2014-12-03 08:33:58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近幾年來,投資理財的話題頗受關注,從事該行業的公司也層出不窮,市民在面臨如何管理資産使其不斷保值增值的問題上擁有了更多的選擇。但是,個別投資公司打著投資理財的幌子,披著仲介機構的外衣對市民進行詐騙,花招層出不窮、形式多種多樣。近日,華夏銀行天津紅橋支行就發現一起不法分子利用高收益引誘客戶購買理財産品的騙局。

  某日,一名年過七十的王老先生(化姓)在一名年輕女子的陪同下,來到華夏銀行天津某支行辦理開卡、存款業務。櫃員見客戶年紀較大便詢問存款用途時,女子聲稱是客戶的女兒,只説把錢存進卡裏就可以了。過程中,櫃員發覺該女子行為異常,目測與王老先生年齡差距過大,從長相、年齡等方面認為兩人父女關係可疑,故逐級彙報並請示支行領導。經過再次確認,王老先生又稱該女子是其孫女。前後不一致的回答更加印證櫃員的擔心,經過再三追問,王老先生終於小聲説出實情:存錢是要投資到高息理財裏,5萬元存3個月後利息有1000元,但買的什麼理財,哪個公司銷售的,王老先生均不知情。櫃員還發現,王老先生是1個月前在路上認識的該名女子,當時她正在推銷理財産品,給王老先生介紹後見其有意向購買,就給了200元錢稱理財收益並極力推薦王老先生購買。王老先生購買後,該女子僅給了一張卡片,稱到期後憑卡片即可取錢。櫃員初步判定了這是一場高息理財騙局,馬上聯繫了王老先生家屬並向其説明情況。半小時後,王老先生的兒子趕到銀行,對銀行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及服務表示衷心感謝以及肯定。

  眾所週知,一般理財産品到期後利息隨本金一併流回至客戶賬戶,但此理財推銷人員提前支付部分收益,折算後該産品收益率高達9.6%,現如今,各種理財産品的行銷宣傳手段讓人眼花繚亂, 隨之而來的是安全隱患的滋生,近期頻頻曝光的理財騙局讓人心有餘悸。華夏銀行天津分行相關負責人提醒廣大市民,理財騙局的目標人群會鎖定防範能力較弱的老年人,通常用高回報或提前給予部分收益做誘餌,建議市民在進行理財投資時最好選擇家人陪同並選擇正規的理財渠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