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銀行 > 理財産品 > 正文

字號:  

銀行理財轉型進行時

  • 發佈時間:2014-10-30 01:32:43  來源:鄭州日報  作者:龍雨晴  責任編輯:胡愛善

  長期以來,銀行理財産品在季末或者月末收益走高似乎已經在投資者之間漸成共識,然而這種慣性思維目前或許已經到了該打破的時候。

  日前,央行、銀監會和財政部聯合出臺了《關於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規定商業銀行應加強存款穩定性管理,約束月末存款“衝時點”。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存款偏離度概念的提出,“月末效應”、“季末效應”等銀行理財産品的固有特徵正在逐漸消失,銀行理財將不可避免地進入轉型時期。

  “月末效應”逐漸弱化

  為什麼銀行理財産品總是以月末、季末為節點,而此時收益率也會有所拔高?業內人士解釋説,通過將理財産品的到期日設計在月末或季末,可以在這些關鍵時點將理財資金轉換為銀行存款,滿足銀行存貸比考核要求。因此每到月末或者季末,銀行在理財産品方面的資金競爭較為激烈,收益率較平時來説也會偏高。

  而央行、銀監會和財政部聯合出臺的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的政策,正在逐漸打破這一“潛規則”。

  “伴隨著存款偏離度考核的出臺,以後銀行弱化月末的存款考核將是趨勢。”某商業銀行的負責人表示,“就我們行而言,目前對公業務部門已經不考核月末存款額了,零售部門雖然還在繼續,但是慢慢弱化是肯定的。”

  “‘月末效應’的漸漸弱化將促使銀行理財在許多方面都有所改變。”興業銀行鄭州分行理財經理錄鳳娟認為,“未來理財産品的發行節奏會更加平穩,高收益産品或許不會再集中在月末、季末發行,而是平均在平時。另外,在産品設計上,銀行理財産品的到期日期將更加靈活,短期理財産品會有所減少,而今年才開始出現的凈值型理財産品或許將成為銀行理財産品中的一個重要品種。”

  凈值型産品受關注

  據了解,在存款偏離度考核出臺前,部分銀行已經開始為銀行理財的轉型探路。作為此前被業界最為看好的品種之一——凈值型理財産品,則成為銀行當前轉型的一個熱門選擇。

  錄鳳娟解釋説,凈值型理財産品更符合資産管理的本質和監管部門對於理財業務“單獨核算、風險隔離、行為規範、歸口管理”的要求。而且這類産品通過投資于標準化資産可以實現公允估值,有助於打破銀行理財産品的“剛性兌付”。

  據介紹,凈值型理財産品與開放式基金類似,不向投資人承諾收益,可提供凈值查詢,投資人實際獲得的收益與産品凈值有關。簡單來説,假設投資者購買時産品的凈值為1,則到了下一個開放日,如果産品凈值變為1.2,則投資者的收益就是1.2-1=0.2;如果凈值變為0.9,則收益為0.9-1=-0.1,也就是虧損0.1。銀行會根據簽署的協議書,在每日、每週或者每月等固定日期公佈凈值,用戶可以進行凈值查詢。

  “在目前這樣的轉型時期,許多銀行都推出了諸如此類的創新型理財産品,並且銷售情況和市場前景都十分樂觀。”華夏銀行鄭州分行理財經理于曉萌表示,“這類産品與銀行傳統的封閉式産品有很大的區別,一般來説可以在開放日內任意進行資金的贖回操作,靈活性是它最大的優點。”

  穩健理財仍是主導

  雖然凈值型産品在銀行理財中開始佔有一席之地,“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傳統的投資于固定收益市場的理財産品就會‘退出江湖’。”郵儲銀行鄭州市分行中心支行理財經理林園園指出,凈值型産品由於投資範圍更加廣泛,收益受市場影響比較明顯,因此目前其收益率和投資風險都會偏高。而對於風險偏好趨向穩健的銀行而言,這類産品未來暫時不會成為市場主流,“而是為客戶的資産配置提供更多的選擇。”

  林園園提醒投資者,凈值型理財産品也要根據自身情況酌情購買。對於一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強,資金流動性較大的投資者來説,凈值型理財産品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投資者,例如已經退休的老年人來説,最好還是以穩健的理財産品為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