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創業:燒不燒錢大有學問
- 發佈時間:2015-12-07 06:00:04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張少雷
“網際網路+”大潮下,O2O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一時間,叫外賣、購物、打車、看病、家政保潔、到府服務……人們幾乎可以用手機搞定生活中的一切問題。為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O2O企業往往採取補貼的形式,做流量、用戶,滴滴快的更是打起了“燒錢大戰”。人們不禁要問,O2O領域的創業必須燒錢嗎?在2015中國企業領袖年會的視頻辯論會上,來自不同行業的O2O企業的企業家們就這一問題展開了辯論。
O2O企業大多為服務業領域的企業,燒錢成為一種現象有其必然之處,因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燒錢是制勝最快的一招。在易到用車創始人兼CEO周航看來,O2O燒錢自有其邏輯:第一是燒用戶嘗試的成本,第二是燒用戶的習慣,第三是要把競爭對手“燒死”。“不管你喜不喜歡燒錢,不管你有沒有錢燒,現實的市場就是必須燒錢的市場。”周航説。
如果周航和易到在燒錢上還有些“不得已而為之”的色彩,e袋洗董事長張榮耀則認為燒錢是“用效率提高效率”,面對千載難逢的市場機會,企業等不得、慢不得。“移動互聯網已經到了風口,服務行業在中國有巨大的空間,我們能燒出成為全世界服務業老大的機會。錯過三個月,可能錯過一個時代。”張榮耀激動地説。
企業為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惜重金,可燒的其實是投資人的錢,投資人又如何看待呢?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夥人劉二海認同企業燒錢打天下的邏輯。劉二海分析,很多O2O公司都是輕資産、重市場行銷、重品牌的模式。資産端不足以建立壁壘,就要在品牌端建立壁壘。“建立品牌端壁壘有幾個方式,一是好産品帶來好口碑,但很多O2O企業連結的並不是自己的産品,是自己的Online到別人的Offline,唯一剩下的就是品牌和流量。這種情況下不燒錢怎麼形成品牌和流量呢?”劉二海反問。
不支援燒錢的企業家認為,不同行業的O2O公司各有特點,要看行業是否適合燒錢,不能跟風燒、盲目燒。一呼醫生創始人、CEO馬海平認為,燒不燒錢要先看所處的O2O領域是剛需還是非剛需,是高頻還是低頻,是到店消費還是到府消費。“我認為在那些低頻剛需,或者低頻非剛需的行業千萬不要燒錢。燒錢之前要先分析,燒錢的行為能否燒出市場份額,能否燒出用戶習慣,能否燒出既定的商業模式和優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不要燒了。”馬海平説。
星創視界集團原為寶島眼鏡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眼鏡零售企業,目前正在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作為傳統眼鏡行業的翹楚,他們對燒錢並不熱衷。星創視界董事長兼CEO王智民説,“對傳統産業來講,傳統産業是陸軍思維,打山頭佔山頭。但是當我們形成很大覆蓋面的時候,我們欠缺的是立體軍種。我們把科技力量運用好,基本可以做到不燒錢的狀態”。
企業家們通過辯論,初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是否燒錢要看行業屬性,有些天生適合燒錢,有些不需要燒錢也可以將O2O做得風生水起。同樣是傳統行業轉型,洗衣家政可以燒,驗光配鏡就沒必要燒;同樣是新興初創企業,打車軟體可以燒,醫療行業就不該燒。那麼,適合燒錢的如何通過燒錢獲得最大效果,不適合燒錢的又如何靠産品、服務贏得消費者呢?
劉二海認為,燒錢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目的是要形成優勢。企業得找到合適的時機和合適的項目。“比如美團早年對購買的用戶進行補貼。電影票購買頻率高,價錢相對較低,補貼使大家形成了上網買電影票的習慣,從而帶動其他的服務。就像吃藥需要藥引子一樣,美團這個藥引子找得非常好,如何燒錢確實有技術含量。”劉二海説。
對於不適合燒錢的企業,深耕用戶體驗,做增值服務,才能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王智民説,未來零售服務業會出現“達人經濟”,做服務的人如果專業水準不夠的話是沒法存活的。公司一方面要將所有供應鏈打通,另一方面要繼續培養更專業、更合格的試光師,讓産品體現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