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人物 > 正文

字號:  

歌手曲婉婷母親被捕調查 涉嫌賤賣數億國資

  • 發佈時間:2015-05-06 14:40:14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王銀超  責任編輯:張少雷

  現年59歲的張明傑女士有兩個人生角色:母親和官員。她在這兩個角色中展露出相同的性格:強勢。

  在歌手曲婉婷眼中,母親張明傑的形像是這樣的:樸素、堅忍、能幹,頭髮很短,不燙不染,走路特別快,做決定特別果毅。作為母親,張明傑像大部分中國家長一樣,送孩子去學鋼琴,出國念商科,希望孩子順利畢業,結婚生子,按部就班地過完一生。

  面對媒體時,曲婉婷不諱言自己16歲出國後,希望中斷學業專心做音樂,因此與母親關係鬧僵。“我不管你怎麼説,我也不要再保持沉默,媽媽,我就是我,請不要想改變我,別人的孩子不是我。”她在一首獻給母親的歌曲裏唱道。

  作為母親,張明傑缺席了陪伴女兒長大成人的時光,這曾經一度招致女兒的憤恨。但她把多出來的時間和精力,傾注在自己的職業上並取得了成功。在涉嫌違法違紀被帶走調查以前,她官至正處級,對於在基層打拼的公務員而言,這個成績殊為不易。

  “你外婆在我19歲時去世,我靠自己走到今天。”在送16歲的曲婉婷上飛機前往加拿大留學時,張明傑對女兒這麼説。

  1956年出生於遼寧鐵嶺的張明傑,16歲開始工作,從哈爾濱市輕工幹部學校科員一步步走到頂峰。2000年,送女兒出國的同一年,張明傑第一次當上了正職——市建設局信訪處處長。兩年後,2002年12月,張明傑開始任哈市道裏區政府副區長。經過三次分工調整,2007年,張明傑分管全區農林、水務、交通、農業綜合開發和各鄉鎮農業農村建設等工作。

  從道裏區副區長一職開始,張明傑的工作便和徵地、拆遷、開發、建設等聯繫在了一起。直至日後她達到自己仕途的巔峰,擔任哈爾濱市發改委副主任、市城鎮化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2014年9月29日,張明傑被哈爾濱市檢察院以濫用職權罪逮捕。多方調查獲知,張明傑的涉嫌“濫用職權”之舉發生在其擔任道裏區副區長期間,與一宗國企改制的資産處置密切相關。

  負責這家國企改制工作的張明傑,以鐵腕的手段主導了該國企的改制與資産處置過程。此次並不透明的改制,致使鉅額國有資産疑以賤價流入民企開發商之手,而這家民企則與張本人及親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國家試點:50億項目爛尾

  從市區往東南方向驅車7公里便到了新發鎮,和所有的農村小鎮一樣,因建築施工一路上塵土飛揚。如果不是在機場路和四環路交匯處的50多棟在建高樓,人們便會驅車而過,對此了無印象。

  圍著這片在建樓房的“原生態社區典範,怡景·森林城”廣告牌,在低矮破敗的民房和荒蕪的田地交錯之中格外顯眼。

  房産廣告中的怡景?森林城,是“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項目”,“將成為哈爾濱市首個森林城市示範社區。”原定開盤時間為2014年7月,入住時間為2015年3月。

  但在2015年“五一”節前,偌大的爛尾工地沒有施工的跡象,只余看守工地的三四個人。門口的橫幅顯示,“國家級試點新發鎮小城鎮施工現場”。

爛尾的國家級試點——新發鎮小城鎮建設項目怡景·森林城施工現場。攝|王銀超

  (爛尾的國家級試點——新發鎮小城鎮建設項目怡景·森林城施工現場。攝|王銀超)

  “瞧瞧那規劃,亂七八糟的”,一名在鎮政府門口的村民説,“都停工兩年了,沒錢。”

  這個尷尬的存在,曾被哈爾濱市乃至國家層面寄予改革的希望。

  2008年3月,道裏區新發鎮被國家發改委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列入全國第二批改革試點鎮。按最初的規劃,新發鎮將把全鎮11個行政村,26個自然屯整合建設成建國-慶豐-紅旗三個新型社區,打造“三區、兩軸、四個增長極”的空間結構佈局。

  一名負責新發鎮小城鎮建設的官員向介紹,2010年底,新發鎮正式開始進行小城鎮建設,怡景?森林城是第一個項目。這個項目佔地5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

  官方文件顯示,該項目的開發商哈爾濱先發置業有限公司(下稱“先發置業”),總投資達50億人民幣,項目始於2011年,計劃到2016年完工。項目的規劃設計則是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進行。

  時任道裏區副區長的張明傑在當天接受《哈爾濱日報》採訪時表示,通過小城鎮建設,新發鎮將逐步調整産業結構,依託自身區域優勢,重點發展休閒旅遊、加工製造、現代農業生産等相關産業。

  奠基儀式後,怡景森林城繼續建設,封頂,直到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停工。

  “不好。”面對記者對小城鎮建設效果的詢問時,上述負責新發鎮小城鎮建設的官員如此回答,“五年了,國家給的指標都沒有交上去。指標期限只有三年。”

  新發鎮在確定為全國第二批改革試點鎮後,獲得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共1600畝土地增減掛鉤建設用地指標。最初的設想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政府確定小城鎮項目,引進企業;企業通過政府拿到土地,交納土地出讓金。政府再利用這筆錢進行拆遷、補償安置等工作,調整鎮裏的用地結構。

  政府的完美構想,在企業這一環節出了問題——開發商的資金斷裂,導致整個項目無法繼續運轉。

  前述負責新發鎮小城鎮建設的官員透露,在怡景?森林城項目的22萬平方米建築用地中,開發商先發置業只繳納了9萬平方米的土地出讓金,剩下的13萬平方米土地仍然處於掛牌狀態。但是這未繳納的13萬平方米已經被先發置業使用了。

  企業交不起土地出讓金,政府就沒錢進行拆遷等工作,於是整個小城鎮項目就擱置了下來。這個建立在耕地上的爛尾項目,也讓周邊的耕地無法耕種,因而招致附近居民的怨聲。

  為什麼要選擇並無足夠資金實力的先發置業作為開發商?“那就是前期的問題了。”該名官員如此回答記者。而這個“前期問題”,可以追溯到2009年的哈爾濱市原種繁殖場(下稱“原種場”)國企改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