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人物 > 正文

字號:  

李嘉誠重組:沒有陰謀,只有陽謀

  • 發佈時間:2015-01-21 09: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迪  責任編輯:馬巾坷

  導語:李嘉誠重組遷冊其商業帝國是極度看空中國和香港,就像日本人想脫亞入歐一樣,超人這是想脫華入歐。種種臆測陰謀論色彩頗濃,又大大抹黑了超人縱橫江湖幾十年的“愛國愛港”金字招牌。

  李嘉誠又走到了眾口鑠金的風口浪尖。

  李旗下長江實業以及和記黃埔上週五宣佈重組,並創立兩間新的上市公司,分別為“長和”及“長地”,前者會接手兩集團所有的非房地産業務,後者則會合併兩集團的全部房地産業務。重組後,新成立的兩家公司註冊地將從香港轉移到開曼群島。

  對超人重組遷冊其商業帝國的解讀紛至遝來,有説超人這是以腳投票,放棄香港,因為香港戰中讓超人對香港前途失望;有説超人的繼承人李澤楷李澤鉅西式教育下已全盤西化,無法維持與大陸官場的關係;有人説這意味著人民幣要暴跌,大陸經濟將出現可怕的危機;有人説超人對中國的反腐影響吃不準,等等。

  總之,李嘉誠重組遷冊其商業帝國是極度看空中國和香港,就像日本人想脫亞入歐一樣,超人這是想脫華入歐。種種臆測陰謀論色彩頗濃,又大大抹黑了超人縱橫江湖幾十年的“愛國愛港”金字招牌。

  説實話,媒體對李嘉誠過度解讀最後成了瞎子摸象,超人真的是比竇娥還冤。

  我想引入一個新的角度來幫助大家重新看待這個問題,大家忘掉政治和陰謀論,單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李嘉誠的商業帝國屬於哪一類企業?也許有人會説是實業,有人會説是房地産業,我的回答是大家都對,又都錯。

  李嘉誠的商業帝國從運作方式上來看,是像美國黑石集團(Blackstone)那樣的私募(PE),所不同的是它購買資産的平均持有年限遠長于華爾街的同僚們。

  看不明白這一點去解讀超人的動作很容易就會陷入各種陰謀論的陷阱。單從專業的角度上來説,超人重組遷冊其商業帝國的一系列動作屬於以最大化其資産價值為目的的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

  讓我們從私募(PE)和金融工程的角度看看超人的重組遷冊其商業帝國的行為。

  首先,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業成功。以彭博社的資産計算方式,在長和重組完成後,超人總身家將由目前2199.2億元躍升至2736億元,遠遠拋離馬雲約2200億元身家。

  有人莫名其妙,超人這樣左手倒右手的兼併分拆,身價就多了500多億,這是怎麼回事?這就是financial engineering巨大威力。且聽我慢慢道來。

  超人重組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旗下資産被嚴重低估,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長實集團的市值比其股東的賬面凈值(book value)少了23%,亦即870億港元。這相當大的原因是由於長實集團持有49.97%的和記黃埔的股份,但長實集團的股價較去年中期的旗下資産(包括其擁有的和黃資産)應佔帳面權益價值,出現了大幅折讓。

  這種折讓專業的術語叫財團折讓(CONGLOMERATE DISCOUNT)。重組之後新成立的兩家公司之間將不再交叉持股,這樣財團折讓就被清除了,被折讓的價值就完全釋放了出來。

  難怪,重組消息一齣,長實就出現了6年以來最大的漲幅,和黃更是出現了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漲幅,不亞於鐵樹開花。不少財經媒體長期以來都謬讚交叉持股(layered holding structure)有多牛逼,如何能幫助控制幅員遼闊的商業帝國云云。

  其實這是外行看熱鬧。

  他們不知道交叉持股會産生嚴重的財團折讓,極大的壓抑股東資産的價值。超人把股東的利益擺在第一位,絕非虛言,這和大陸眾多掏空上市公司的昧著良心的資本家風格迥異。試問,一個肆意宰割股東的資本家如何就能真正的熱愛祖國?大家讀讀管仲對齊桓公的三位寵臣公子開方、豎刁和易牙的最終評價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作為私募,超人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兼併收購和出售資産上面,而長實和黃埔各自的業務無所不包,並且都做房地産,二者甚至在內地多次競拍同一地塊,可謂自相殘殺,如今樓市泡沫行將破滅,這將大大拖累長實和和黃兩家公司的市值,並且會拉低其債務評級,影響超人運用杠桿做私募運作。

  重組之後所有地産資産都將集中于長地旗下,長和只有其他全部的非地産業務,即便是房地産硬著陸了,長和也可以不受影響的輕鬆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運用融資杠桿搞兼併收購和出售。

  另外根據重組方案,李嘉誠將從持有長實43.42%的比例,在重組完成後變更為持有長和30.15%,變相減持了地産業務13.27%股權。但另一方面,他亦從現時直接持有和黃1.07億股,變成日後直接持有長地30.15%,等於增持非地産業務股權。超人financial engineering的功力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最後我想問問大家從事私募業務的公司在開曼群島註冊有什麼好處?連這個都不了解,就閉著眼睛人云亦云的講李嘉誠這是在逃離中國,逃離香港,未免太不專業了。寫到這,大家有沒有意識到各種財經文章沉醉於標題黨而疏于專業知識該有多害人?

  在李嘉誠的問題上,我們不能犯葉檀老師説中俄貨幣互換協議是給普京送錢機器這樣的低級錯誤。要了解這點,大家需要多多了解開曼群島和香港的公司法和上市規則等等法規條例。所幸筆者把這基本功都做了,就給大家解讀一下吧。長地由於集中力李超人旗下的地産資産,所以難免讓投資者望而生畏,那麼如何讓投資者回心轉意呢?那就是把股票分紅給做好。

  在開曼群島註冊的公司,可以動用股份溢價賬戶凈值來發分紅,哪怕公司本身沒有利潤可言,發分紅的天花板遠高於香港註冊的公司,這一點你造嗎?在香港兼併需要90%的股東投票通過,在開曼群島只需要三分之二,這一點你造嗎?在開曼群島,兼併不需要在法庭走法定兼併的程式,而在香港需要,這一點你造嗎?在開曼群島兼併産生的印花稅比香港低很多,這一點你造嗎?開曼群島的股權融資,債券融資的監管條例比香港還寬鬆,這一點你造嗎?好處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李嘉誠重組遷冊其商業帝國從私募(PE)和金融工程的角度來看都是教科書般規範高明的動作,有什麼可非議的?為什麼要有那麼多的陰謀論呢?陰謀論改善不了自己的經濟價值,遇到類似問題,為什麼不多翻翻書,學習一些專業的經濟學乃至金融工程的知識呢?

  説李嘉誠拋空中國和香港真的很扯淡。長實和和黃在大陸和香港總共擁有1.7億平方呎土儲,其中位於內地的土儲為1.58億平方呎,香港和其他區域的土儲分別為800萬平方呎及500萬平方呎。按照1700萬平方呎樓面總面積計算,長地將擁有香港地産同業中第二大出租物業組合,同時以約14680間酒店房間數成為香港最大的酒店業主運營商。

  這算拋空了嗎?重組後這些資産將盡收在長地旗下,源源不斷的為股東帶來穩定豐厚的分紅。搞投資的,多看些數據,少聽些陰謀論不好嗎?

  在指責李嘉誠明著愛國愛港暗地裏棄國棄港的同時,你知道一大部分在海外上市的大陸企業其實都是在開曼群島註冊的嗎?為什麼不去指責他們賣國呢?這其中有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分眾傳媒等等。

  李嘉誠重組遷冊其商業帝國,沒有陰謀,只有陽謀。被陰謀論包圍的超人真的很冤。(來源:平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