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人物 > 正文

字號:  

魯冠球、宗慶後、馬雲:浙商演進的變與不變

  • 發佈時間:2014-09-28 08: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之所以將魯冠球宗慶後馬雲他們三人選為代表,除了“首富”這一因素,更重要的是其標桿意義:魯冠球在改革開放初期即被鄧小平親自點為鄉鎮企業的樣板,直至今日屹立不倒。馬雲則被定義為通過商業改變中國社會生態者。而夾在中間的宗慶後,則因為在中國的頂級富豪當中具有象徵意義:他是為數不多草根出身、艱難創業,通過自己的努力,掙扎著崛起的一員。他沒有一個掌握資源的父親,也沒有一個能開著跑車為其做賬的母親,更沒有身居高位的岳父。在浙江,他和魯冠球、馬雲一樣,是個“神級”人物。

  魯冠球與宗慶後都出生於1945年,從年齡上看,屬同代人。但是從兩人的創業歷程看,卻屬兩代人。魯冠球的創業元年在1969年,宗慶後是1987年,而馬雲則是1999年。

  魯冠球和宗慶後雖分屬兩個創業年代,但卻有著許多共同點。兩人的學歷水準都不高,但有著中國農民的大智慧。特別是魯冠球,他就像一株深深地紮根于土地的野草,不滿足於土地,努力向上攀援,使萬向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他這種既能紮根于農村,又具有全球化的國際視野,對今天的中國商人極具啟發性。

  魯冠球有一股錢塘江搶潮頭的精神,是真正意義上的時代弄潮兒。當我們試圖探尋的是一個時代,以及時代潮流當中人如何屹立潮頭,成為潮流的領導者時,我們看到的只是他所擁有的是野心、夢想和遠見,看不到的是他所付出的是勇氣、感知力和承受力。

  宗慶後儘管號稱城裏人,但是直到20多歲才進城。所以,宗骨子裏是個農民。他一開始賣産品時,不進地級市,回避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兩大高端産品的正面競爭,堅持走鄉村包圍城市之路。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宗對農村市場更有把握,他對農民的心理更了解。他所從事的,是傳統工業中最傳統的部分。他沒有倒賣地皮,也沒有建設所謂的地標建築。他只是賣水。他只是依靠自己,依靠員工,一瓶水一瓶水地賣出了“中國首富”。

  魯冠球和宗慶後的區別在於,魯的成功靠的是強大的學習能力,而宗靠的是天賦。魯能夠在讓萬向繼續鞏固其在汽車配件領域的領導地位的同時,又在金融領域深度拓展,除了學習還是學習。而宗是個天生的行銷家,他對如何把産品賣出去,即便在企業家群體中也是極其罕見的天賦。

  當然,魯和宗之所以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若非為生活所迫,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創業時所依靠的,是本能的衝動與找回失去時間的緊迫。譬如宗慶後,他創業時既有生活的壓力,也有內心的驅動。兩種力量綜合起來,輔以他的天賦、勇氣和努力,再加上那麼一點點兒幸運,就成就了今日的“中國首富”。

  而馬雲與魯冠球、宗慶後最明顯的區別,除了年齡,就是文化程度的差異。在浙商群體中有一個現象,就是凡第一學歷是大學學歷的企業家,往往極富頭腦,極富理性,特別是70年代末、80年代讀大學的企業家,他們在讀書時期就是天之驕子。這其中以宋城集團的宋衛平貝因美的謝宏為代表,這兩位算得上是當代企業界“儒商”、“哲商”的代表。相對而言,馬雲讀書成績並不好,考了三次才考上當地的一所師範院校。即便如此,馬雲依然接受了嚴格的學院教育。學院派出身的企業家與農民企業家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天然地具有國際化的視野。

  更何況馬雲學的是外語,這本身就是一種技能、一種工具。假設他大學念的不是外語,就不可能那麼早地接觸外面的世界,也就不可能知道和掌握網際網路這另一門的工具。所以,馬雲能如此強悍地借用當代社會的新工具,能從工具(外語)到工具(網際網路),都與他所受的學院教育有關。當然,馬雲成功最關鍵的因素可能還是在於其自身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功利主義思想。知識之於馬雲,只是單純的工具,未必構成價值觀。

  年齡、成長背景的不同決定了他們各自進入世界的角度不同,同時文化程度的差異,又決定了他們商業習慣和價值觀的巨大差異。

  2000年以後,魯冠球基本淡出公眾視野,他就像一頭巨大的鯨魚潛伏在水底,深不可測。不可否認的是,魯是一個有政治情懷的企業家,他一度非常關心政治,深諳中國傳統與現實。

  最近幾年,宗慶後極力為民生代言,各種場合不乏鼓與呼。總體而言,樸素有餘,力量有限。宗是標準的企業家,首先關注的是他的企業和員工,對社會的關注是第二位的。宗不善言辭,無法在公開場合清晰地表達自己的價值立場。

  而馬雲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喜歡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的企業家。他以創業者領袖、教主自居,走到哪都是一副布道者的姿態。但他所説的未必是他內心真心主張的。毫無疑問,馬雲改造了中國的整個商業生態,顛覆了國人的購物習慣。但是,他的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思想也連帶著影響到了年輕一代。

  毋庸置疑,過去三十多年,在中國境內出現的創業型經濟是現代經濟和社會史上所發生的最重要、最鼓舞人心的事件。而以魯冠球、宗慶後、馬雲為代表的三代浙商正符合“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極力倡導的創新與創業精神。他們與普通人的區別在於—他們能夠有勇氣往前再邁一步,並且承擔風險;他們能夠透過重霧,努力看清未來的方向。不要小瞧這種勇氣—三十年前,他們努力張望的姿態,正是對“摸著石頭過河”的實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