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人物 > 正文

字號:  

楊軼清:阿裏最大的挑戰來自於馬雲自身的局限性

  • 發佈時間:2014-09-28 07: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美國時間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交易,並創下美國史上融資規模最大的IPO。馬雲及其家族隨之以1500億的天量財富榮膺新晉中國首富。馬雲作為浙江新生代企業家,領軍網際網路江湖,在其身上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解讀與剖析。為此,時代週報特別專訪了浙商博物館館長、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中心副主任楊軼清

  時代週報:阿里巴巴的成功與浙江的經濟生態有著怎樣的關係?

  楊軼清:作為最具經濟增長潛力的IT企業,阿里巴巴和馬雲在浙江絕不是孤例。網易的丁磊、盛大的陳天橋、金山的求伯君,都是在浙江出生長大的,另外華為的任正非和聯想的楊元慶祖籍也都是浙江。此外,浙江還有一大批活躍的網站,一大批有實力的軟體企業。有人因此稱之為“IT浙商現象”。浙江之所以能夠孕育出阿里巴巴和馬雲,與整個浙江的經濟生態不無關係。

  其一,浙江有龐大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群體,金字塔塔基非常龐大。正如海裏之所以會有鯨魚,是因為有巨量的明蝦。明蝦多了,才能養活鯨魚。民營經濟的基礎存量、中小企業群體龐大數量是催生阿里巴巴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其二,浙商創業的根基非常深厚。創業精神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生生不息、綿延不絕。創業、創新的氛圍與傳統非常濃郁。

  其三,浙江的經濟生態相對健康。不可否認,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政府和公權力是配置社會資源的核心力量,換句話,政府的態度和導向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應該説浙江各級地方政府對於市場和企業的干預比其他地方要少很多,更加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群眾首創精神、企業家創新精神。浙江各級地方政府不但為創業者營造了一個比較好的創業環境,對於企業更是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權力介入,而是從智力、文化、情感等全方位給予企業支援。可以説,這是催生阿里巴巴這樣的新經濟發育的最重要的氣候環境和土壤條件。

  比如,馬雲創業起步的城市—杭州的經濟産業結構。杭州産生了兩代首富,老首富宗慶後專注于傳統消費品製造,新首富馬雲則是馳騁于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全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將總部設在杭州的是最多的,這些企業大部分還是傳統製造業。但是,杭州最近有一個經濟結構調整新趨勢,那就是創意産業或者説頭腦産業(包括網際網路、文創、動漫)所佔比例越來越高。這一經濟結構的調整趨勢,説明杭州的經濟增長點將會源源不斷地出現。

  時代週報:如何看待馬雲與浙商群體之間的關係?畢竟,馬雲代表的是網際網路企業,地域色彩不算明顯。

  楊軼清:我認為,支援阿里巴巴一路走來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是馬雲那股草根精神。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而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在我看來,馬雲和義烏小商販最初的草根精神是一樣的。從內涵上説,叱吒風雲的網際網路江湖英雄和義烏的小商人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以耕地種田的吃苦精神做生意,造就了義烏奇跡;同樣,以擺攤做生意的務實精神做網路新經濟,造就了阿里巴巴的財富神話。

  而且,網際網路的商業特質與浙商精神在本質上非常接近:平等、進入門檻不高、不依賴特定資源、不相信特權和壟斷、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需要夢想、具備敏銳的眼光和一定的冒險的魄力。因此,馬雲在網際網路領域的成功是最符合邏輯的必然結果。或者説,以阿裏為代表的網際網路行業是浙商文化體現得最徹底的領域之一。

  其次,是馬雲的專注精神。馬雲在上市後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阿裏的生態系統將致力於小企業的成長,任何有利於小企業成長的事情阿里巴巴都會做。事實上,過去15年,阿里巴巴正是這麼做的。

  還有,馬雲與政府關係的靈活處理為阿里巴巴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馬雲在創業的第一年,便與時任杭州市委書記有過良好的接觸。阿里巴巴走到今天,作為一個全球化企業,與政府打交道更是意味著巨大的際遇。無怪乎,馬雲會對CNBC説,傾聽政府的問題,解決政府的問題,告訴政府企業的問題,這也是過去15年阿裏一路走來的生存法則。阿裏對於處理政府關係有自己的哲學理念,那就是和政府談戀愛,但不和政府結婚,要確認你所解決的問題正是政府希望解決的。

  時代週報:未來阿里巴巴將面臨怎樣的挑戰?

  楊軼清:我認為未來阿里巴巴最大的挑戰可能還是來自於馬雲自身的局限性。沒有馬雲,阿里巴巴走不到今天。也可能正是馬雲,讓阿里巴巴走向衰亡。

  馬雲是浙商中的另類,在他身上很容易找到與典型浙商的不同之處。他顛覆了傳統行業的商業模式和標準,甚至他的身形樣貌,也不是標準的老闆造型。他很可能是本土浙商中唯一外語比中國話説得還溜的老闆,當然他同時擁有超一流的漢語表達能力。

  馬雲一向敢説大話,在崇尚説話留餘地的中國人聽起來很有幾分輕狂。但敢放衛星的馬雲就是有本事把每一顆衛星都送入預定軌道。然而,衛星上天之後,馬雲已經註定無法低調,更無法不被人看到或聽到。一個人的成敗毀譽並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佛經上説人有不虞之譽,亦有求全之毀。馬雲已經得到了空前無雙的褒獎,亦經受了來自舌劍辭刀的拷問。但是,在未來的歲月裏,馬雲將面對的榮譽,會像八月錢江大潮一樣更加洶湧澎湃,而他將遭遇的非難,也可能會像暴風雨一樣的迅疾,而這一切無法事先預知。

  不管是被捧殺還是被棒殺,首先是因為自己。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人,被棒殺和捧殺的風險都很小。馬雲應堅持做一個普通人,儘量將身上的光環刪去。可事實上,馬雲已經做不到這一點,因為他已經被神化。現在,馬雲只能退而求其次,將光環淡化。

  馬雲曾説,魯冠球的萬向歷經45年,事實證明已經成為常青樹。對企業而言,做大難,做強更難;做強難,做久更難。而阿里巴巴只有15年,只有萬向的1/3,這是魯冠球比他了不起的地方。儘管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創造了美國最大的上市規模,但是真正的考驗,無論是對於阿里巴巴,還是對於馬雲的個人形象,真正的挑戰才剛開始,現在是真正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