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能源 > 正文

字號:  

原油價格持續走低 玩具廠家材料成本驟降12%

  • 發佈時間:2015-11-04 10:15: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耿旭靜 井楠  責任編輯:李春暉

  今天零時油價迎來年內第十次下調。汽、柴油價格每噸均降低125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09元和0.11元。調價之後,廣州市場上的92號汽油每升降低0.1元/升,每箱油可以省4元,每個月可以省油費約15元。這已經是年內第十次油價下調了,從年初到此次調價落地油價累計下降0.34元/升,車主省錢不少。

  適逢A股調整期,油氣相關板塊對於油價再次下跌反應負面,中石化、中石油股價齊齊下跌,中小油氣股下跌慘烈;不過,國內油價連續下跌後,對於物流、航空、汽車、化纖紡織等板塊形成了持續的成本減少動力,有利於業績向上、股價提升,同時,有利於“油氣市場改革”深入進行,對於多數油氣公司後市仍然利大於弊。

  成品油價預測:

  下輪或再小幅下調

  業內人士指出,在全球石油供應過剩並沒有得到緩解的大環境下,本次調價週期內美國原油庫存居高不下、美元指數增強以及中國經濟等因素多重影響,國際油價持續震蕩下行,反彈也難擋油價下調趨勢。本輪計價週期內,WTI期貨均價較上週期跌1.80美元/桶或-3.83%,布倫特期貨均價較上週期跌1.69美元/桶或-3.37%。

  下一輪油價調整將於11月17日24時開啟,多家機構預測,目前國際原油供應過剩繼續增加價格下行擔憂,下輪成品油價格或繼續小幅下調。 本次調價完成後,今年調價將形成“七漲十跌四擱淺”的格局。

  算賬:汽油年內累計降0.34元/升

  年內,汽油漲跌互抵後共下調440元/噸,折合92號汽油下調0.34元/升,柴油漲跌互抵後共下調495元/噸,折合0號柴油下調0.42元/升。

  私家車:比年初月省油費54.4元

  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耗8升油的車型為例,92號汽油年內下調了0.34元/升,私家車比年初月耗油成本將減少54.4元。

  物流運輸車:比年初月省油費1680元

  物流運輸方面,以載重50噸的卡車為例,重載行駛百公里油耗在40L左右,月跑10000公里,該卡車比年初時月油耗成本將減少1680元左右。

  關聯産業:原材料成本下跌

  廣州日報記者採訪了廣東順德一家PP化工企業,負責人羅先生介紹:“往年9~11月,都是塑膠、化工行業的傳統需求旺季,但今年的情況卻大打折扣。國際油價暴跌造成了‘多米諾’現象,上游生産企業拋售嚴重,中游産銷企業不敢輕易囤貨,而下游需求本來就不景氣、旺季開工率上升後更是遭遇了供大於求的不利局面,乃至全産業鏈出現了交投不旺的局面。”

  由於塑膠跌價,玩具、家居用品行業卻受到了一定利好的促進。廣州日報記者採訪了2家廣東東莞的玩具製造企業,採購人員反映:塑膠、塑膠、橡膠三類原材料的三季度採購成本分別同比下降了2.1%、4.2%與4.0%,綜合來看,對比2014年一季度,企業生産材料成本下降的幅度是超過了12%。

  另外,由於原油與相關産品也是化纖類服裝的重要原材料,服裝行業的生産成本也出現了下降,尤其是産量大、勞動密集型的中低檔服裝企業,均由此減少了一定的成本。

  在深圳龍崗區一家職工人數超過了3000人的中型服裝企業,採購經理黎先生説:“對比2014年一季度,我們的原材料成本下降了5%~15%,包括棉布、棉纖類産品。”

  調價後:廣東地區國V標準最新油價

  92號汽油每升降低0.10元,為5.88元/升。

  95號汽油每升降低0.11元,為6.37元/升。

  0號柴油每升降低0.11元,為5.45元/升。

  股市反應

  利空

  油氣板塊短線仍受打擊

  中投證券分析人士提醒:油價走跌的利好影響側重於中長線,而非短線,也側重於提升業績與投資價值,而非提升投機價值;對於各板塊的影響力也不一而足,並非油氣、汽車、紡織等板塊的核心影響因素,只能起到股價支撐與促進的作用,無法達到短時間大幅度提升股價的效果。

  廈門大學林伯強教授表示:“國際油價走低,油價下跌拉低了多行業的原料成本,使得企業的經營負擔大為減少。

  油價下跌對於油氣板塊來説,扮演了中長線利好、短線利空的作用。

  利好

  板塊一:航空物流利好繼續發酵

  最為受益的就是航空板塊與物流板塊,三大航空上市公司由此節約了數億元的燃油成本,南方航空前三季度的業績暴增了271%。由於油價持續低位震蕩,該利好趨勢將至少持續到2016年上半年。

  板塊二:傳統汽車行業受到利好促進

  低油價對於傳統汽車行業的作用力也是非常大的,油價確實減少了居民養車的成本,利於汽車銷量;不利於新能源汽車股的走勢。

  板塊三:化纖與紡織服裝行業

  雖然人工成本提升,但東莞、中山多家服裝企業依然聲稱原材料成本在其生産成本中的佔比超過了20%,如果跟隨國際油價出現20%~40%的下跌,其相應的生産成本就會下跌4%到8%,對於低利潤行業來説,數額可觀。(記者耿旭靜、井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