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能源 > 正文

字號:  

中國最長特高壓交流工程開工 助魯治霾解電荒

  • 發佈時間:2015-05-12 16:0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圖為1000千伏榆橫-濰坊特高壓山東開工儀式現場。 國網山東電力 攝
圖為1000千伏榆橫-濰坊特高壓山東開工儀式現場。 徐可 攝

  中新網濟南5月12日電 (黃品璇 徐寧 郭軼敏)榆橫—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12日正式開工,該工程是目前中國國內輸電距離最長的特高壓交流工程。

  榆橫—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起于陜西榆橫,落點山東濰坊,途徑陜西、山西、河北、山東四省,在山東境內途經德州、濟南、濱州、淄博、萊蕪、濰坊6市17縣(區),全長379.7公里;變電容量1500萬千伏安,全線雙回路架設,全長2×1049公里,工程投資242億元,計劃于2017年建成投運。

  山東省水能、天然氣等可供利用的清潔能源資源匱乏,長期以來形成了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山東省年煤炭消費量超過4億噸,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高達74%。能源消費過度依賴煤炭,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山東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達到了164萬噸和165萬噸。

  在當日的開工儀式上,山東省副省長于曉明表示,電力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山東省一次能源相對短缺,能源對外依存度比較高,節能減排壓力大,對特高壓電網建設的需求越來越迫。

  為轉變山東就地平衡的能源發展模式,早在2005年,山東就建成了首條“外電入魯”通道500千伏辛聊雙線,並於2009年至2011年,先後投運了500千伏黃濱雙線和±660千伏銀東直流工程。借助三條“外電入魯”大通道,山東接受外電達到750萬千瓦。

  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山東用電負荷增加,國網山東電力調控中心副主任楊明輝説,“預計今年最大負荷缺口將達700萬千瓦,2016年將達1000萬千瓦以上,加之大氣污染防治任務十分繁重,加快推進特高壓入魯,對山東尤為迫切、極為重要。”

  首條特高壓入魯工程錫盟—山東特高壓交流工程已于去年11月份開工,榆橫—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是山東開建的第二條特高壓工程。楊明輝介紹説,據初步估算,兩條特高壓工程每年將為山東輸送約440億千瓦時省外電量,可減少山東省內標煤消耗15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200萬噸、二氧化硫3.6萬噸。

  據國網山東電力提供的資料,2014年5月,包括“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在內的12條重點輸電通道納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其中落地山東的“兩交一直”(錫盟—山東特高壓交流工程、榆橫—濰坊特高壓交流工程、上海廟—山東特高壓直流工程)三條輸電新通道建成後,山東每年可接納省外電量1400億千瓦時,佔山東省年度用電量的比重近三分之一,相當於替代山東省內煤炭消耗6000萬噸,可相應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億噸。(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