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樹,引得“孔雀”來。2011年,深圳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來深創業創新的計劃。截至2015年底,深圳已成功引進“孔雀團隊”和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83個,其中“孔雀團隊”64個,確認的“孔雀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1364名。今年第一批孔雀團隊引進方案將新引進14個團隊。在已引進的團隊中,已有19個實現産業化,實現銷售收入累計超過25億元,上繳稅收超過1億元,政府的股權投資也初見成效。
從即日起,記者將走訪其中一批茁壯成長的“孔雀團隊”,借由它們解讀深圳這座創新之城通過海內外高尖人才的迅速集聚,給深圳産業轉型升級帶來的變化和活力。敬請垂注。
魏則西事件過去2個多月後,美國貝勒醫學院終身教授、深圳市政府“孔雀計劃”引進的腫瘤生物標誌物和免疫細胞治療團隊負責人王榮福教授回到了深圳。
“我現在很著急、很著急。”王榮福説,受事件影響,國內免疫細胞治療臨床應用被叫停,老百姓對該療法的質疑聲劇增,剛開始成長的免疫細胞治療産業發展受阻,“我們的臨床試驗才開展了20多例,這太少了,還需要不斷擴大,只有加快推進臨床試驗,細胞治療才能産業化。”
王榮福是國際著名的腫瘤免疫學專家,其領導的科研團隊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和鑒定了10余種新的腫瘤特異性靶標,獲得多項專利,更擁有TIL細胞療法、TCR-T細胞療法)、CAR-T細胞療法三項目前世界先進的免疫細胞治療技術,也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以上技術的團隊。
自從2013年被引進深圳後,王榮福團隊依託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開展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的臨床研究和試驗,並成立深圳因諾轉化醫學研究院對其研究成果進行轉化。
王榮福透露,下一步其團隊將開展免疫精準醫學的研究者治療,從精準醫學的角度,發現腫瘤更多的靶點和信號通路,提升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水準。目前,其團隊正在籌備組建一個新公司,爭取能儘快把免疫細胞治療的研究成果産業化,開發出更多的新技術和新産品。
1.“兩情相悅”頂尖團隊落戶
在多數大城市還未注意到前沿的生物技術時,深圳已重金引入高層次人才佈局該産業。在聽取了王榮福對細胞免疫治療前景的分析後,深圳很快將其率領的腫瘤生物標誌物和免疫細胞治療團隊“收入囊中”。
從深圳市中心區出發,向東約一小時車程,來到大鵬新區葵涌辦事處的金業大道旁,一座巨大的彩色DNA雙螺旋模型、一棟棟粉刷成黃色的樓房,標誌著這個佔地超過24萬平方米的奔康工業區已經升級為2.0版本,成為大鵬國際生命科學産業園。
産業園C2棟是一個獨門小院,“深圳因諾轉化醫學研究院”的招牌表明瞭它的創新身份。“因諾,就是innovation(創新)的中文譯音。”王榮福教授告訴記者,他們要做的是腫瘤免疫治療研究成果的轉化,這也是目前科學證明唯一可治愈腫瘤的治療手段。
在研究院二樓的GMP實驗室裏,隨著離心機的高速運轉,患者外周血中的T細胞被分離出來。T細胞是淋巴細胞的一種,是體內最關鍵的殺傷細胞,是抗癌最重要的效應細胞。
腫瘤免疫細胞治療,即把患者的免疫細胞分離出來,應用生物技術在體外對患者自身的T細胞進行篩選和改造,以增強其對腫瘤細胞的識別和殺滅作用,經過擴增後回輸到患者體內,對腫瘤細胞進行針對性殺傷。“也就是把一部分T細胞‘選拔’出來,培養成‘特種部隊’,然後再把它們回輸到患者體內,讓他們有目的、‘穩狠準’的去消滅癌細胞。”王榮福説。
2013年,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的臨床試驗大獲成功,在《Science》雜誌年底評選的“本年度10大科學突破”排行榜中,腫瘤免疫治療高居榜首。同年,深圳市政府以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將美國的王榮福團隊引進回國,並引進其免疫細胞治療的研究成果。
自1994年起,王榮福便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與世界著名的腫瘤免疫學家一道從事腫瘤免疫治療研究工作,領導一個由近30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等。該團隊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和鑒定了10余種新的腫瘤特異性靶標,獲得多項專利,更擁有腫瘤浸潤性淋巴瘤療法(TIL細胞療法)、T細胞受體轉導T細胞療法(TCR-T細胞療法)、抗-CD19嵌合抗原受體轉導T細胞療法(CAR-T細胞療法)等三個目前世界最先進的免疫細胞治療技術。
“當我向深圳申請‘孔雀計劃’時,國內的醫院基本上沒有開展腫瘤細胞免疫治療的臨床試驗,很多醫生和患者不知道這種療法是什麼。”王榮福對記者説,當時全世界只有一家大公司進入免疫治療領域。
在來深圳之前,他在全國跑了很多地方,包括上海、杭州、廣州等地,他想選擇一個地方把其研究成果産業化。然而,這些城市都拒絕了,認為這個技術不可信。在大家對腫瘤細胞免疫治療還充滿質疑的情況下,王榮福大膽向深圳市政府建議,“細胞免疫治療是未來腫瘤治療的發展方向,深圳一定要在這個領域搶佔發展的先機。”而他也很幸運,生物産業是深圳大力扶持的新興産業之一,在其他地方還沒有注意到最前沿的生物技術時,深圳已經開始重視,並重金引入高層次人才佈局該産業。在聽取了他對細胞免疫治療前景的分析後,深圳很快將其率領的腫瘤生物標誌物和免疫細胞治療團隊“收入囊中”。
2.臨床治療有效率已超50%
從3年前的4名核心成員,王榮福團隊的核心成員如今增加到25個。開展臨床試驗合作的醫院隊伍也從市二人民醫院擴展到羅湖人民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醫院、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
《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2011年我國新增癌症病例約337萬例,比2010年增加28萬例,這相當於每分鐘就有6個人確診為癌症。
TCR-T細胞療法和CAR-T細胞療法是當前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技術中兩大最新的技術,實現了從基礎免疫學機制研究到臨床免疫治療應用的轉變,因其能夠表達人工合成受體,並能特異性識別靶向細胞,CAR-T和TCR-T正成為振奮人心的腫瘤治療方法。
2014年,經過多次考察,王榮福團隊選擇大鵬新區作為其研究成果的轉化基地,並成立了深圳因諾轉化醫學研究院,按照美國標準建立GMP實驗室和細胞製備室,為臨床試驗和臨床應用提供品質安全的細胞。2015年10月,王榮福團隊依託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二科和血液科,正式開始接收符合資格的患者進行TCR-T、CAR-T臨床實驗。
68歲的陳先生於2007年因淋巴結腫大,被診斷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國內頂級醫院接受治療,經過多次化療和靶向性藥物治療後仍無效,患者因年齡大而無法承受骨髓移植。
在無藥可治的情況下,得知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血液內科有世界最新的腫瘤免疫療法,陳先生今年3月入院接受CAR-T細胞治療。治療前,患者惡性腫瘤細胞負荷極高。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CART細胞治療特有的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徵,如寒戰、高熱、多汗、乏力、頭痛、噁心、厭食、低血壓、休克等症狀,病情複雜、突變,隨時都可能導致死亡。醫院及時制定治療方案,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在醫護人員精心的治療和護理下,病人症狀完全消失,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徵得到治愈,惡性腫瘤細胞消失。
王榮福介紹,TCR-T細胞已經治療了15位實體瘤患者,有效率約50%。CAR-T細胞也治療了11名難治復發性B細胞惡性腫瘤(白血病和淋巴瘤),目前完全緩解率可以達到75%,即75%的患者體內找不到癌灶。
從3年前的4名核心成員,王榮福團隊的核心成員如今增加到25個。開展臨床試驗合作的醫院隊伍也不斷擴大,包括羅湖人民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醫院、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醫院。
作為臨床研究階段的技術,目前腫瘤免疫細胞治療試驗僅接受常規治療無效的復發性、難治性腫瘤患者。此外,TCR-T試驗患者更需要滿足兩個必備條件,一是腫瘤病理切片組織可找到腫瘤特異性標誌物NY-ESO-1,“NY代表紐約,ESO代表食道癌,這個標誌物是在紐約一名食道癌患者的腫瘤細胞上首次發現的。”王榮福團隊成員、深圳因諾轉化醫學研究院負責人王明軍教授解釋。
特異性免疫細胞治療能否成功關鍵在於T細胞能否準確識別腫瘤,所以腫瘤特異性標誌物是制約免疫細胞治療發展的一大瓶頸。目前,全球科學家針對實體腫瘤僅找到NY-ESO-1這一種最好的腫瘤特異性標誌物,而這個標誌物是王榮福團隊首先發現的,也是該團隊TCR-T技術的核心“武器”。
3.推動産業化 深圳可當領頭羊
王榮福對細胞免疫治療項目在深圳的産業化充滿信心。在他看來,深圳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令這項技術不僅能為國內病患帶來福音,還有望為國外患者帶來免疫細胞醫療服務。
“我現在很著急、很著急,不光我們這些做研究的人著急,很多細胞治療企業也非常著急。”在魏則西事件過去兩個多月後,回到國內參加幾個學術會議和論壇的王榮福,看到剛開始成長的免疫細胞治療産業停滯,老百姓對細胞療法更加質疑的現狀,他非常著急,“我們的臨床試驗開展了20多例,這太少了,還需要不斷擴大,細胞治療才能産業化。”
2016年1月2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總統備忘錄,正式啟動抗癌“登月計劃”,任命副總統拜登為該計劃牽頭人,美國科學界、大學以及政府等部門聯合作戰對抗腫瘤,目標就是推動細胞免疫治療在腫瘤預防、治療與治愈方面取得更大更快的進展。
7月初,在華盛頓舉行的“癌症登月計劃”高峰會上,拜登又宣佈了一系列為推動提早終結癌症的新舉措,而癌症免疫療法就是其中一個重點支援的領域,將運用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領域最前沿的研究手段,來加快發現癌症相關的靶點和信號通路,從而提升癌症的診斷和治療水準。
“我們要想在免疫細胞治療領域掌握領先優勢,必須要加快新技術的創新研發。”王榮福告訴記者,從1996年開始,在尋找新的特異性抗原方面,他發表了10多篇研究論文,依靠20多年的研究積累和現有成果,他將帶領團隊開展免疫精準醫學的研究和治療。免疫精準醫學結合了免疫治療和精準醫學的概念,就是從分子水準來鑒定每個腫瘤的特異性抗原,並把它找出來,在治療過程中,利用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進行精準攻擊,而不攻擊正常的細胞,從而最大程度消滅腫瘤細胞。“特異性抗原是免疫細胞的靶向,下一步我們就要利用免疫系統,發現腫瘤更多的靶點和信號通路,提升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水準,治療更多不同類型的腫瘤。”王榮福説。除了開展免疫精準醫學研究外,其團隊目前還在進行小分子靶向藥物和腫瘤免疫疫苗的研發。
記者了解到,王榮福團隊正在籌備組建一個新的公司,把免疫細胞治療的研究成果進行産業化。“團隊做臨床實驗需要資金,如果沒有足夠資金的支援,我們的研究和臨床應用走不遠。”王榮福説,而要把免疫細胞治療真正産業化,必須由公司負責商業化的運作,不斷開發出新的技術和産品。據悉,這個新的公司也引起了一些企業和資本市場的關注,準備進行投資。
儘管國內免疫細胞治療正處於低迷期,但王榮福對其項目在深圳的發展和産業化充滿了信心。在他看來,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深圳的免疫細胞治療技術不僅能為國內病患帶來福音,還能為其他國家的患者帶來免疫細胞醫療服務。“深圳有非常大的潛力,政府已經在生物治療這一領域繪製了一張藍圖,作為深圳生物治療領域中的一員,希望我們可以做到世界一流。”王榮福説。他透露,其團隊在美國和國內還在不斷開展科學研究,未來還將有更多免疫治療新的技術和新産品出來,推動深圳乃至我國在腫瘤預防和治療方面取得更大進步。
(責任編輯:毛凱悅)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