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可見異物”頻被檢出 藥用玻璃瓶成人體健康殺手

  • 發佈時間:2016-04-01 07: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洪河 王民 曹國廠  責任編輯:吳起龍

  我國每年醫療輸液量達140億瓶,相當於每人平均八瓶,國際每人平均只有兩三瓶。近年來,國內注射劑品質問題屢見不鮮,大量使用低質玻璃藥瓶是其“元兇”之一,這已成醫藥行業內部公開的秘密,其危害之大“輕者影響藥液品質,重者嚴重影響用藥人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藥用包裝玻璃的品質問題多年前已經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重視。早在2011年7月,國家食藥監局即召開中性硼硅玻璃研討會,從産業政策、定價、藥品監管等方面,推進中性硼硅玻璃在注射劑特別是特殊品種(偏酸偏鹼注射劑)上的應用。但是,由於標準強制性不夠,在審批中又遇到“梗阻”,藥廠主動升級注射劑包裝玻璃的動力、壓力、緊迫感不足。推廣普及中性硼硅玻璃,還要過提高標準、暢通審批、降低檢費“三道坎”。

  “可見異物”頻被檢出

  注射劑是直接進入人體血液的藥品,其品質要求不能有半點疏忽,但實際上,注射劑品質並非萬無一失。近年來,北京、福建、貴州、廣東、浙江、雲南多地均查出多家藥企、多批次注射劑“可見異物”不合格。

  今年3月,安徽省食藥監局公佈,有27批次藥品不合格,其中硫酸慶大黴素注射液等3批次“可見異物”,不符合《中國藥典》規定;去年7月28日,江西食藥監局發佈公告,51個批次注射液“可見異物”不合格;7月20日,安徽食藥監品局公告顯示,在抽檢的不合格藥品中,16個批次注射液發現“可見異物”。

  本應“純潔無瑕”的注射劑中“可見異物”是一些什麼東西?根據2015年版《中國藥典》,“可見異物”是指存在於注射劑、眼用液體製劑和無菌原料藥中,在規定條件下目視可以觀測到的不溶性物質,其粒徑或長度通常大於50微米,包括玻屑、纖毛、白點、白塊等多種。

  天津市藥品檢驗所包材檢測中心主任劉言説,注射劑中的“可見異物”不合格情況和立案屢見不鮮,對制藥企業來説,輕則罰款,被用藥醫療機構列入黑名單,重則被上食藥監部門品質公告,公開曝光。

  還有業內人士透露,更嚴重的問題是,“可見異物”隨注射劑進入人體血管後會造成潛在危害,一旦發生確鑿的藥害事件,藥企作為藥品品質責任主體要承擔責任。

  “可見異物”竟與玻璃瓶有關

  注射劑中“可見異物”來自哪、為何産生?食藥監部門曝光“問題注射劑”時沒有給出答案。劉言説,除了與注射劑的原輔材料、生産設備、生産環境、人員等因素有關,還與包裝玻璃品質有關。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玻璃質地堅硬,難以侵蝕,但事實並非如此。中國醫藥包裝協會副秘書長高用華説,人們對玻璃品質的認識有誤區,認為玻璃相對是惰性的,每批的玻璃品質是一致的。實際上,水對玻璃都有侵蝕作用,更不用説偏酸偏鹼的注射劑。

  據業內人士披露,耐酸耐鹼防脫片和防鹼金屬析出是藥用包裝玻璃的一項重要檢驗指標。當用化學穩定性不良的玻璃容器包裝鹼性酸性注射劑時,在熱壓滅菌或長期存放後,藥液侵蝕玻璃內壁發生相容反應,産生脫片和混濁,造成“可見異物”及澄明度不合格。此外,一些品質差的玻璃瓶盛裝注射劑後在運輸過程中也容易脫片,注射劑存放時間越長,受“污染”程度越大。

  據介紹,用低質玻璃瓶包裝碳酸氫鈉、磺胺嘧啶納、利巴韋林、氨茶鹼等鹼性注射液易出現脫片,維生素B6容易出現白點。以鈉鈣玻璃瓶裝碳酸氫鈉注射液為例,出廠3個月後就會産生碎屑顆粒,6個月後碎屑肉眼可見。

  低質包裝玻璃瓶危害大

  玻璃是直接用於靜脈或肌肉注射的藥物容器,其品質的優劣對藥品品質和用藥安全有很大影響。對此,曾有高等院校教材《玻璃工藝原理》一書中明確指出:“特別是用於包裝醫藥注射藥物的玻璃,如安瓿瓶、鹽水瓶,在蒸壓滅菌和各種氣候條件下,長期與藥物接觸在化學穩定性不強的情況下,玻璃就會溶解于藥液中,甚至成片脫落(通稱脫片),輕者影響藥液品質,重者嚴重影響用藥人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有業內人士進一步披露,被低質藥用玻璃瓶污染的注射劑進入人體血液,容易導致毛細血管堵塞、肉芽腫,重者會嵌入腦血管造成血栓,危及生命。“近年來,沒有發現明確因此産生的藥害事件,原因這種藥害不是即時的,而是長期潛伏的。即使出現問題,一般也不會懷疑玻璃瓶。”

  此外,業內專家透露,玻璃中鹼金屬離子的析出可能導致藥液PH值升高,這是藥用玻璃最常見的問題。因玻璃生産工藝的需要,還可能析出砷、銻等有害物質。有業內人士透露,低質藥用包裝玻璃與偏酸偏鹼及對PH值敏感的注射劑以及生物製劑、疫苗、血液製品發生相容反應,會降低藥物活性,使藥物在有效期內失效或藥效衰減,規定的劑量達不到療效,造成抗生素過度使用。

  加快注射劑包裝更新換代步伐

  國內外實踐證明,只有中性硼硅玻璃才能穩定達到雙1級標準,對生物製劑、偏酸偏鹼及對PH值敏感的注射劑的適用性更明顯。河北省衛生廳出臺的《2013年河北省基本藥物集中採購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對生物製劑、偏酸偏鹼及對PH值敏感的注射劑,優先採購使用中性硼硅玻璃包裝的藥品。

  記者了解到,生産成本上升、招標採購價格低還不是推廣中性硼硅玻璃的最大障礙。一些藥廠為了保證藥品品質主動升級使用中性硼硅玻璃,但審批中又遇到“梗阻”,藥廠更換中性硼硅玻璃的動力、壓力、緊迫感不足,普遍持觀望態度。

  業內人士建議,為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應儘快制定規劃,加快注射劑包裝更新換代步伐。

  一是國家繼續把中性硼硅玻璃列為鼓勵類産品,儘快全面推行中性硼硅玻璃在注射劑上的應用。儘快公佈必須使用雙1級耐水藥用玻璃的注射劑品種,強制藥品生産企業使用中性硼硅玻璃包裝生物製劑、偏酸偏鹼及對PH值敏感注射劑,違反者應予以警告和查處。

  二是限制低硼硅玻璃在水針注射劑包裝上的使用,其他品種應限期做出儘快過渡到使用中性硼硅玻璃的規劃,淘汰鈉鈣玻璃在注射劑包裝上的使用。對那些生産患者急需的、又處於微利或瀕臨虧損品種以及高風險低價注射劑品種的企業,國家出臺相應政策,允許其使用中性硼硅玻璃包裝的藥品適當提高銷售價格。

  三是建立藥廠用中性硼硅玻璃替代低硼硅玻璃、鈉鈣玻璃的快速審批綠色通道。儘快受理藥廠升級包裝的材料補充申請,簡化程式,縮短時間。藥廠主動使用中性硼硅玻璃但未完成備案的,稽查監督部門如果對産品檢驗無不合格項,應視其産品為合格,協助企業儘快完成備案。慎批或嚴禁一些企業由使用中性硼硅玻璃降低為低硼硅玻璃。

  四是明確藥廠是藥品品質責任主體,藥廠進行藥物相容性實驗合格後上報各地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備案即可,不應再請第三方機構重新做費用高昂的相容性實驗,加快替代速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