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滴滴醫生兩天約出數百單 到府醫生只提供"建議"

  • 發佈時間:2015-10-20 08:02:4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劉亞力  責任編輯:金瀟

  本月18、19日,阿裏健康聯合滴滴出行、名醫主刀合作推出的免費送醫到府活動正式上線。在為期兩天的活動時間裏,滴滴出行APP共收到來自北京、上海、杭州和南京超過2000人次的醫生到府預約訂單,實際提供了40余次到府服務,其中在京接到幾百個訂單。

  五環內社區試點預約數百單

  記者從阿裏健康獲悉,滴滴醫生在北京五環內社區試水,兩天共接到幾百個訂單。通過滴滴打車軟體,請醫生來到家中,為病人進行免費診詢。前去診療的有北京和睦家醫院、天壇普華醫院的醫生,涉及科室有心內科、骨科和其他的慢性病等。

  對於用戶來説,具體操作是打開滴滴出行APP後,就能在順風車、快車右側看見“叫醫生”的選項,當用戶處在到府醫生的服務範圍時,即能看到滴滴醫生專車資訊。用戶點擊呼叫醫生發出請求後,便會接到醫生的電話,溝通了解用戶的基本資訊,確認需要到府服務後,醫生會在第一時間搭乘帶有“滴滴醫生”車貼的滴滴專車到府服務。如果遇到到府無法解決的病患,在徵求用戶意見之後,專車將送患者到醫生所在醫院,經由綠色通道繼續接受治療。

  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除必須進入醫院進行後續治療所發生的費用,呼叫醫生到府的服務是免費的。

  除了北京,這次試點還在上海、杭州、南京三大城市同步展開,上海仁濟醫院、新華醫院、華山醫院、德濟醫院,杭州綠城心血管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知名醫院均有參與。

  到府行醫尚處法律模糊地帶

  昨天上午10點,北京和睦家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醫師劉力松接到了滴滴醫生活動的北京第一單。預約用戶陳女士年近70歲,居住在朝陽區姚家園地區,有高血壓。由於骨折,需要醫生到府服務。劉力松攜帶血壓儀、心電圖機、聽診器等醫療檢測設備,與護士乘坐滴滴專車從和睦家醫院出發,到達陳女士家中後,經過診詢,劉力松為她寫下了建議用藥,請其到方便的醫院購買。

  記者注意到,滴滴醫生的到府服務並不會開出正式處方,只是為患者提供就醫或買藥的建議。實際上,這也是為了規避目前國內相關法律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十四條規定,醫師經註冊後,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註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範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

  北京市非公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錫銀錶示,現在我國還沒有家庭醫生相關的法律規定,對於在醫療機構工作的執業醫師來説,可以在醫療機構行醫,在患者家裏提供診詢這種方法是否合法,這在法律上處於模糊地帶。目前合規的操作方法是,社區醫療機構的醫生,可以去該醫療機構所轄社區的患者家裏行醫,但目前來看,滴滴醫生不見得是社區醫療機構的醫生。

  阿裏健康相關人士透露,未來可以考慮同社區醫院合作推出家庭醫生服務,將有效解決慢性病患者和長期取藥人士的就診難問題,也有望降低醫生到府服務的成本。

  出了醫患糾紛將很棘手

  阿裏健康副總裁倪劍文表示,滴滴醫生到府服務能確實解決行動不便人士和公務繁忙人士,還有一部分高端客戶的就醫問題。

  大醫院的醫師忙不過來,民營小醫院的醫師市民又不信任,這使得滴滴醫生目前合作的醫療機構還非常有限。市民林峰無意中看到了滴滴出行中新增的醫生到府服務,本來很有興趣嘗試,想預約一下幫母親看看多年疼痛的膝關節。可打開闔作醫療機構一看,讓他泄了氣,僅有的兩家醫院根本沒有選擇餘地。“即便有專家級的醫生加入,想想也夠浪費的,大把時間花費在去患者家裏的路上,還不如在醫院能多看幾位病人呢。”他揣測,今後滴滴醫生很難有專家級醫生可以預約。

  更多消費者關注的是,一旦出了醫患問題,誰來負責?

  阿裏健康相關負責人介紹,阿裏健康和醫療機構簽約,由醫療機構派出相關科室的執業醫師去患者家裏,提供診詢服務。一旦出了醫患糾紛,可以由該醫生所在醫療機構解決。

  不過,正如滴滴打車目前遭遇私家車接入、乘客遇車禍索賠難一樣,滴滴醫生未來的醫患糾紛也會十分棘手,尤其在簽約醫生把控不嚴“走穴”頻繁的情況下。業內人士建議,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滲透,醫療O2O增長潛力無限,國內相關法律法規應儘快確定網際網路醫療監管機制、責任認定機制、適用範圍和診療規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